強化學生全球化競爭力!學者建議:先深化國際教育課程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起一連兩天在新北登場,教育部將「深化國際教育課程」列為中心議題。(圖/記者許敏溶攝)

▲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指出,全球化已是事實,應培養學生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能力。(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新北報導

未來是數位和國際導向的世代,學者在今(18日)舉行的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指出,全球化已是事實、不是選擇,提升國際教育是面對全球化時代的必然,深化國際教育課程是目前重要議題,應透過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的引導,培養學生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強化國際移動力,而學生的競爭者在全世界,應該先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12年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18日)起一連兩天在新北登場,今年會議主題為「數位扎根.國際視野」,由於未來是數位和國際導向的世代,教育部將「深化國際教育課程」列為中心議題,期望精進及落實推動數位教育及國際教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接軌國際教育環境。

在今天下午議程中,由相關專家學者及學校校長代表,就現行國際教育課程的推動的具體作法與成果進行報告,其中台灣師範大學教務長、教育系特聘教授劉美慧指出,深化國際教育課程是一個很重要議題,提升國際教育是面對全球化時代的必然,透過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的引導,培養學生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強化國際移動力,善盡公民責任進而彰顯國家價值,正是我國國際教育培育全球公民的主要意涵。

▲國教署國際教育課程計畫主持人劉美慧指出,深化國際教育課程是目前重要議題。(圖/記者許敏溶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美慧舉例說,之前一份針對2千名學生的調查,詢問學生哪一個國家難民最多,學生回答竟是是非洲,但其實難民最多國家的是敘利亞,顯示台灣學生的刻板印象,以及學生的國際觀有待加強,所以要提升競爭力,需要強化國際觀,因為國際觀決定我們的世界有多大。

劉美慧在現場播放一支短片,內容為兩個美國高中老師,為了讓學生世界快速變化與競爭者在哪,用很多數據拍攝影片,劉美慧說,老師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知道世界的快速變化與學生的競爭者在哪,競爭者其實在全世界,而目前ChatGPT正夯,更被AI主導,在這樣趨勢下,首先發生的是學習與教學的改變,學生要面對的是未來的問題,而未來問題現在還沒出現,故要先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嘉義市文雅國小校長黃金木,也分享學校歷經15年深耕國際教育課程,參與跨國專案的學習計畫,透過跨國共學和日本學生共同完成藝術壁畫,並結合種植鬱金香及參與國際學伴等活動,提升學生國際素養;另外,台北市蘭雅國中校長李芝安分享學校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SDGs)為課程發展主軸,引進外部資源進行跨領域課程設計,讓學生進行SDGs的探究與實作走出教室走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