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根據2022年內政部的統計數字,國發會推估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將大於20%。隨著人口老化現象的加劇,失智症是當今社會一個日益嚴重的健康議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統計,2017年全球失智人口近5千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估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為了提高公眾對失智症的認識,並幫助大家預防這一疾病,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特別配合富里鄉農會辦理一系列衛教課程,讓民眾可以對這個疾病更加認識,營造對失智患者更加友善的社區。
玉里醫院護理師葉淑華分享一名個案,李阿姨年近80歲的母親,從原本擅長做家事到逐漸忘記身邊的人事物,甚至忘了自己是誰,當家人發覺事態嚴重前去求診,才被診斷出罹患退化性失智症,而且已是晚期,現在只能依靠家人加強照護,葉護理師在得知李阿姨母親的情況後,便積極協助轉介相關照顧資源,幫助她們一家,如今李阿姨一邊學習照護方法一邊照顧母親,而其他兄弟姊妹也一起分攤照顧,使得母親的病情慢慢趨於穩定沒有持續惡化。
玉里醫院護理師葉淑華指出,民眾首先需要認識失智症十大警訊:包括記憶力衰退、解決問題能力下降、對原本的事務無法處理、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理解力下降、言語及書寫困難、東西擺放錯亂無法找回、判斷能力下降、對社交活動失去興趣及情緒和個性上的改變。民眾能對失智症狀越熟悉,才能越早發現失智患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如何預防失智症,葉淑華護理師也為民眾介紹一些趨吉避兇的方法。
趨吉的方面, 包括要運動、要參與、要動腦、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平日要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全穀物和健康蛋白質,以及適量攝取Omega-3脂肪酸,例如魚類、堅果和橄欖油,都對大腦健康有益。除了調整飲食與運動等生活方式外,挑戰大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持續刺激大腦,例如閱讀、學習新技能、解決難題,並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可以保持大腦的活躍性,增強神經網絡,從而減少失智症的風險。
而避凶的方面,葉淑華護理師建議不菸、不酒、不偏食及遠離心血管疾病和憂鬱。一方面遠離菸酒, 一方面控制慢性疾病,積極管理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與醫生密切合作,並遵從治療計劃,降低失智症風險。此外,保持良好的社交聯繫也對預防失智症至關重要。多與家人、朋友和社區保持互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減少壓力、提高心理健康,讓我們面對壓力時可以找到自己壓力管理與因應方式,注意自己的情緒,若有需要,可尋求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協助,這樣也可以減少失智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