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與水面艦不同 命名、擲瓶、下水非須綁在一起

美國最新核攻擊潛艦下水典禮,第一夫人蜜雪兒擲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2015年時替維吉尼亞級核潛艇「伊利諾號」下水典禮擲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首艘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已封殼,國軍今(28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將由總統蔡英文正式命名並進行「擲瓶禮」,然艦體真正入水預計還要等到明年。其實命名、擲瓶、下水並非要綁在一起,且潛艦下水與水面艦不同,潛艦艦殼尚有不少機密裝備,不宜對外顯示,且還得經諸多測試才能真正下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船舶命名與下水的討論與誤解,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日前投書本社,指出命名、擲瓶、下水其實是三件事,只是過去一兩百年看到的水面商船、軍艦大多是依照歐美傳統,在命名典禮中擲瓶,擲瓶後船體下水,因此一直認定這三個動作是一定要綁在一起的,其實不然。

陳政宏說,命名是相關儀式的核心重點,常看到的歐美船隻命名下水典禮中,是由一位與該船有相當淵源、能帶來幸運的女性作為船的「教母」來擲瓶,而擲瓶的意義就是基督教「洗禮」,只要瓶破酒水灑出即可。此外,陳政宏也說,美軍潛艦最近也是命名與洗禮儀式與全艦下水完全分開。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則表示,潛艦下水與水面艦不同,潛艦艦殼尚有不少機密裝備,不宜對外顯示,且要經諸多測試才能真正下水;潛艦在封殼完後相當程度代表「生命已誕生」,遂行命名儀式,但聲納、俥葉等機密裝備仍必須掩蓋。

擲瓶禮起源17世紀末的歐洲,其中一說是指當時船難發生後,尚存活的船員只能將紙條裝入酒瓶內,密封後拋入海中,任其漂流,期盼未來能被其他船隻或人們發現,因此舉行擲瓶禮,是祈願海上不再有漂流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今擲瓶禮的瓶裝內容物多為香檳,但也曾發生酒瓶未破之事,被視為不吉之兆。近年國內擲瓶禮為保證酒瓶破碎,往往將酒瓶以紅繩吊在船首上方,另一端則綁在講台上,待教母命名之後,再以小斧頭斬斷繩子,酒瓶就會撞擊預先安放的尖銳物。

總統府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表示,海鯤號28日下水後,10月1日起展開泊港測試(HAT),預定2024年4月1日前完成,緊接著進行海測(SAT),期待同年底前能交艦給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