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石嘉豪/台北報導
2024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在野陣營的整合討論也逐漸白熱化,隨著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提出「比民調」條件後,支持藍白合的民眾,也在等待國民黨下一步的動作。對此,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提出4項策略,有機會解決當前藍白合所存在的障礙,包括:一、放入政黨總體實力比較;二、藍營提出比兩次民調;三、不公開比民調結果;四、調查方法由藍營決定,亦或雙方各負責若干項,他認為,這將有助藍白產生互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鈕則勳表示,國民黨有滿滿的權力籌碼與資源,可以作為和柯文哲談判的籌碼,但是面對柯文哲強勢以「比民調」決勝負,他感覺國民黨只會冷處理,或又開始談理念,似乎希望藉此能讓柯文哲能頓悟,不過這麼做,除了會讓主導權被柯文哲牢牢掌握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民調支持度也呈現下滑。
鈕則勳說,他這幾天仍然跟媒體分析「藍白合」的議題,他可以理解國民黨不想順著柯文哲的出牌回應,一來,是目前民調確實是柯文哲比侯友宜強,比民調對侯友宜較不利,二來,是怕陷在柯文哲設定的戰場中。
但藍白合的走向若真的就被柯文哲主導,鈕則勳還是提出4項能作為促成藍白合溝通的策略:第一、侯友宜可建議除了比民調外,也要比政黨總體實力,兩者各佔一半來決定正副總統人選;第二、侯友宜可以建議比兩次民調;第三、侯友宜可以建議不公開「比民調」的結果,以利繼續協商;第四、則是比民調的調查期間、執行機構、題目排序、形式(市話、手機、網路的調查比例)由藍營來決定,或雙方陣營各負責兩項。
鈕則勳說明,這些都是「對案」,有對案,便能夠討價還價,藍白有溝通,就有妥協,甚至促成互信。鈕則勳還說,國民黨若是找不到其它「對案」和柯文哲討價還價,國民黨就要認真思考「比民調」的可能性,雖然可能會陷入別人的戰場中,但說不定也能在別人設定的戰場中,以自身的權力資源優勢,搭配談判策略來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若國民黨什麼都不做,持續以現在的方式面對藍白合,鈕則勳認為,對柯文哲來說,將能達成3個效果,第一、把合作破局責任推給藍營;第二、侯友宜不敢比民調的耳語便會擴散,「柯老二、侯老三」的印象就會更確立;第三、柯文哲的政治能量就會因此更強,自由度更高,還可能找宣布投入連署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結盟,甚至挑撥侯友宜、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關係。
同時,鈕則勳也提到,民進黨近日已經開闢三大戰線,包括:一、藉好油翻車,化被動為主動,反攻藍軍;第二、藉潛艦案來質疑藍營賣台;第三、藉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早年擔任立委時期的影片,來突顯賴清德悍衛軍購預算的愛台灣表現,重啟「抗中牌」。
因此,鈕則勳提醒,國民黨若只想以拖待變,不想和柯文哲談,或只想靠著號召15縣市串聯雙十節升旗,來對抗綠營想爭取話語權,亦或是只認為侯友宜和韓國逾合體就會加分,而沒有其它有效戰略的話,恐怕最後連同溫層都會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