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秋收最強彩蛋曝光!孩子挑戰《薪傳》舞段 雲門舞者跳出血腳印

▲▼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周年,雲門帶來上專屬版《天光・霞》;還有池上各國中同學,一起演出《薪傳》中的「耕種與播種」。(圖/劉振祥攝/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周年,池上的孩子們特別獻上一段雲門《薪傳》舞蹈,是今年最大彩蛋。(圖/劉振祥攝/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東報導

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周年,創下4秒完售紀錄!今年邀來雲門舞集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挑戰這座「最美的天然舞台」也相當考驗,除了面對強風,第1天甚至因為高溫,有舞者跳到腳底板燙傷破皮,在舞台留下「血腳印」。另為了15周年,池上的孩子們特別獻上一段雲門《薪傳》舞蹈,描繪農夫辛苦耕作,充滿活力的模樣是今年最大彩蛋,也獲得2500席觀眾喝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天地人合一的「國家級天然劇場」演出,充滿考驗。(圖/記者林育綾攝)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名聲打響國際,在每年的秋收季節,一片金黃稻浪中央搭建舞台,背景則是自然的天光、壯闊的花東縱谷,還有風、雨、燕子等元素加入,可說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天地人合一的「國家級天然劇場」,是許多表演者嚮往的「最美的天然舞台」,同時也是最有挑戰的舞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雲門舞集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圖/劉振祥攝/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為了迎接15周年,雲門舞集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藝術總監鄭宗龍分享,舞作《霞》的緣起是當年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他和舞者們都被困在家中,哪裡都去不了,因而產生的靈感。

當時他在視訊前讓舞者們即興,用動作傾訴心境,把內在的孤獨、憤怒、無助或喜悅,轉化為愉悅動人的舞作。而《天光・霞》這個池上專屬版,離開了劇場裡的影像與燈光,讓背景回歸到真正大自然中的天光,別具意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離開了劇場裡的影像與燈光,讓背景回歸到真正大自然中的天光。(圖/劉振祥攝/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鄭宗龍透露,在池上演出,舞者的手和腳能夠盡情的伸展、延伸,感覺更遼闊;回想到當初《霞》是在疫情中誕生,如今能夠在這裡演出,更有說不出的感動,讓他理解到《霞》確實屬於天光,在池上秋收的舞台上更有一番韻味。

▲舞者們也得面對這座「天然舞台」的強風、天候等絕大考驗。(圖/記者林育綾攝)

然而舞者們也得面對這座「天然舞台」的絕大考驗,20日在鄉親場時,由於天氣較熱,高溫將舞台地板曬得發燙,甚至有2位舞者跳到腳底破皮,舞台上一度出現「血足跡」。

而到了今(21日)演出,氣候明顯變冷,風變得更強大,舞者除了要面對冷風,還要承受強勁的風吹拂,都十分考驗。舞者們排練了2種不同版本,以平時的默契,因應現場氣候調整演出,很多狀況都是「事前無法精準預料」,靠的是舞者們累積的實力和默契。

▲很多狀況都是「事前無法精準預料」,靠的是舞者們累積的實力和默契。(圖/劉振祥攝/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2023池上秋收特別彩蛋,池上孩子們演出《薪傳》裡的片段「耕種與豐收」。(圖/記者林育綾攝)

因應「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15周年,表演也帶來「特別彩蛋」,在池上專屬版《天光・霞》演出後,集結了「池上國中、福原國小、萬安國小」的學生們站上舞台,獻上一段雲門經典舞作,也就是創辦人林懷民《薪傳》裡的片段「耕種與豐收」,描繪農夫每日辛苦下田耕作,是《薪傳》裡動作難度很高的一段舞蹈,這段舞讓許多舞者也說「很辛苦」。

▲學生們在「零舞蹈經驗」下,由林懷民與雲門舞者親身教授。(圖/記者林育綾攝)

而學生們在「零舞蹈經驗」下,由林懷民與雲門舞者親身教授,從一開始的手腳不靈活、肢體不協調、會喊痠痛,經過10次的勤奮練習,孩子們也變得有榮譽感和使命感,甚至當林懷民提議如果下雨就不用跳,孩子們也激動反應,「沒有啦!還是要跳!」

這段舞蹈,由孩子們跳出農民們的辛勞插秧、耕種的模樣,彷彿池上農民的精神,透過孩子的舞蹈將傳承下來,現場演出時讓觀眾感動不已,掌聲久久不斷。

▲▼孩子們跳出農民們的辛勞插秧、耕種的模樣,現場演出時讓觀眾感動不已,掌聲久久不斷。(圖/記者林育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