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姿慧/台北報導
中橫公路1956年動工,1960年全線通車,一群不到20歲年輕測量隊員是中橫開路先鋒,在百岳中探勘找出連接東西部路線,中橫公路現存3座鋼桁梁橋出現法國艾菲爾「鐵牌橋銘誌」,因越法戰爭爆發,原要到越南的鋼材輾轉來台成中橫重要材料,逾70年公路文物和開路英雄故事,即起到12月15日在公路博物館展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通部公路局舉辦「試煉之路-中橫公路故事特展」,於10月27日起至12月15日間,每日上午9時到下午4時,在公路局1樓博物館正式開展,以三大主題讓民眾了解中橫公路,開路先鋒、養路勇者與生命旅人。
公路局指出,這次首次對外展出中橫公路的壓箱寶文物、法國艾菲爾「鐵牌橋銘誌」。在中橫公路上現存3座台灣鋼桁梁橋,慈雲橋、慈航橋、關興橋,仍能看見刻印有法國艾菲爾鐵塔銘誌圖案。
公路局說明,中橫公路與法國艾菲爾鐵塔具有相同血統,因當年艾菲爾公司委託西德製造的鋼樑,原要送至越南作為興建鐵路橋樑的鋼料,因越法戰爭爆發,該批鋼材透過美援輾轉來到台灣,成為中橫公路橋樑的重要材料,於是在每座使用該批鋼材的橋梁上留下了極具歷史意義的橋銘誌。
開路先鋒以一群不到20歲的年輕測量隊員為主角,述說如何在中央山脈百岳群峰中探勘、測量,找到連接東西部的路線。其中更包含開路少年英雄蘇鶴壽的真實故事及收藏文物,呈現公路人對中橫的貢獻,如何在峭壁深谷中、從無到有開拓出一條橫貫公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養路勇者除修護道路並維持交通順暢,天災來臨,當民眾紛紛從危險路段撤離,養路勇者則要前往危險道路勘災,展覽展示養路勇者們歷經幾十年的各項工具牆,斑駁的工作帽、十字鎬、岩盤鑽桿等,體現養路人默默奉獻精神。
在中橫公路上的生命旅人主題,則展出最有歷史代表性的金馬號小姐,經歷嚴格篩選、訓練後成為奔馳中橫的金馬號客運車掌,是中橫公路最亮眼明星與帶路人。青春熱血的中橫健行隊,在學生時代以一步一腳印走遍中橫。近年台灣更掀起騎自行車挑戰標高3,275公尺武嶺,將挑戰中橫當作一場試煉的旅人,也在中橫留下許多故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