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產能過剩、國際需求下降等原因,大陸鋼鐵業正面臨寒冬,許多鋼鐵廠負債率超過70%。業界認為大陸鋼鐵業將走入微利經營時代,甚至出現虧損。
《中新社》報導,今年上半年,大陸86家大中型鋼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8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0.94%;但實現利潤22.7億元,銷售利潤率為0.13%,自今年年初以來6個月連續下降。
相較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為5.40%,鋼鐵行業的處於墊底位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引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表示,2012年,鋼鐵業資產負債率達到68.8%,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企業有50家。在上述納入統計的86家鋼企中,累計虧損的企業就有35家。
根據報導,鋼鐵企業利潤的持續下降和大面積虧損,既受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需求持續下降的影響,也和鋼鐵企業產能擴張密切相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工信部的統計顯示,2009年,大陸鋼鐵行業產能約為7億噸,到2013年增加到9.76億噸。產能過剩也抑制了鋼材價格,新任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說,「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鋼鐵行業都將處於微利經營的狀態,甚至會出現年度虧損」。
除了產能過剩,近期已陸續有歐盟、美國、澳洲、加拿大和部分東協國家對中國鋼鐵產品出口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未來大陸鋼鐵的出口難度也將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