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北京「儘快採取擴張政策」 否則將陷入停滯通膨

▲上海氣溫飆至攝氏36.1度,創百年來五月最高溫紀錄。(圖/CFP)

▲大陸疫後經濟復甦放緩。(圖/CFP)

文/中央社

向來敢於批判中國經濟政策的中國社科院學者余永定表示,中國需盡快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刺激當前因經濟放緩所導致的內需不振,否則停滯性通膨的風險迫在眉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香港南華早報與財經網站FX168今天報導,余永定近期在上海財經大學主辦的論壇分析當前中國經濟情勢,並擔憂中國低通膨率抑制投資或消費的現象日益加劇。

他說:「(中國)GDP在大部分時間呈下降趨勢,通貨膨脹率極低,這反映了需求不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政策呢?很簡單,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余永定呼籲,務必要避免停滯性通膨,也就是經濟增長停滯但物價走揚。

他說:「實際上,我們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空間非常大。」中國無需堅持常規的財政約束,也就是把預算赤字限制在GDP的3%,以及主權債務占GDP的60%。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30年前通過,規範歐盟運作的「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所明訂的規範,以約束會員國的財政紀律。

余永定指出:「所有已開發國家都已放棄這兩個標準,我們現在仍然有機會,如果我們不把握時機,而是浪費時間,一旦發生這種變化,中國經濟可能陷入停滯性通膨,現在還不算太遲。」

中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2%,9月持平,但官方仍一再否認,中國已陷入通貨緊縮。

他期盼中國政府反思減少產能過剩的政策,這是中國在2008年和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之際,大手筆斥資人民幣4兆(約新台幣17兆)以刺激產業之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余永定雖然沒有具體指出,北京當局應該改變哪些政策,但他強調,必須盡力設法鼓勵民眾消費,因為「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需求疲弱」。

他還警告,不要匆忙定義中國經濟正朝向「L形成長」,因為「我們甚至還沒有看到這條水平增長線的開始」。

余永定指出:「如果我們認為經濟可以繼續像現在這樣流動,而不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阻止這種趨勢,可能會還繼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