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台灣將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隨著人口結構的轉變,長者資源的運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包括政府積極推動的長照2.0計畫,在「健康老化」和「營造高齡友善」的社會環境,也是各方極力導向的目標。不只是生理上的照顧,心理上的後援同樣影響著健康狀態;而你有想過,自己的老年生活要怎麼過嗎?
衛福部公布最新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在失智者最常出現的狀態,以「憂鬱及負性症狀」居首位。而振興醫院老年精神科專科醫師袁瑋提到,社交孤立或是孤單會明顯增加失智及憂鬱程度,若多點社交接觸,在預防上確實是有幫助。醫師表示,人要過得好本身是需要「意義感」,而所謂的社會參與並不只是社交,而是與他人一起做一些事情,中間產生了貢獻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袁瑋說,有時候也會發現,很多長者明明沒做什麼,卻時不時會感覺哪裡不舒服,的確可能是情緒影響,這時候透過外在的轉換,情緒離開了,不適感會隨之消失。
沒有誰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 缺少的陪伴由社會參與補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胡海國提到,減少孤獨,長者的「社會參與」就是相當關鍵的機轉,像是參加各種活動、到附近公園走走等,「應酬是很重要的。」教授說,「陪伴」對於人類的心靈需求而言,是不能缺少的,但現代社會加諸在子女們的期待,和父母們的需求有些矛盾點;此時,外面若有資源可使用時,像是參與各類型聚會等,多少能補足一部分的不足。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指出,社區據點不只提供「照顧」更可以成為長者生活目標的引導者。李若綺提到,幫助長者建立個人生活習慣,激發尋找興趣,形成自主運作的社區網絡,互相陪伴、建立新關係,參與社會活動,都是實現共融共生的關鍵。她說,下一世代的長輩們想找到的是「自我價值」,這樣的精神體現,也顯示社區裡沒有誰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
李若綺認為,重點在於保有生活目標,即使在個人領域裡也能找到滿足感,進而促進社區參與。
李若綺表示,政府對於長者照顧資訊的輸送,主要仰賴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這些民間單位在前端的預防照顧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來自衛福部、農業部、客家委員會等機構的計畫相當多樣,社區承接著各方的支持,但在這中間的重疊性,又可能造成效率低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適合長者生活」成目標 中央盼公私協力:打造高齡友善社會
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表示,長輩社會參與對於減緩身體機能退化、情緒維持穩定和社交,都能有正面幫助。他說明,政府在社區關懷據點上,除了關注失能或前期衰弱的長者外,直至去年底有超過4千8百多家的據點同時協助可自理的長輩。
周道君提到,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約有430萬、占全人口18%、19%;而失能長者占了13%。他認為,在現今的社會人口結構,照顧長者難度會愈來愈高,因此讓老年人口在前期預防失能,或是減緩失能速度,也是政策須處理的面向。
周道君表示,在這樣的運作方向下,除了社會參與,如何營造高齡友善的社會、更適合長輩生活也一直是相當重要的目標,不僅僅有政府的長青學苑、或是銀髮俱樂部,另外在民間團體也有相當多的學習活動,若有密切關聯的部分,也不排除有更多補助,重點都是希望公私部門提供長輩更多社會參與的機會。
至於民間團體認為有許多計畫申請重疊,周道君說,民間單位可向政府部門,這部分可以再檢視,因為預算關係,各部門在處理上會分頭進行,但也樂於溝通相關情況,以提高整體運作效能。
【延伸閱讀】
退休爺奶的新行程!素人奶奶搖身一變「脫口秀明星」
從彩券行到日照中心 退休後新篇章:他用麻將開啟人生下半場
挑戰體力極限!70歲阿公站上投手丘 熱血組隊「重拾棒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