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以及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攜手合作,推動台灣首次「鳥類地圖計畫」,號召全台各地鳥友,一起觀察記錄鳥類活動與繁殖行為,希望在2028年前,以實際資料完整繪製台灣各種鳥類分布、繁殖區域與相對數量地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多所)表示,「台灣鳥類地圖計畫」(Taiwan Bird Atlas)是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以實際觀察資料呈現特定地區鳥類分布、數量和繁殖情況,為了準確繪製物種的分佈,採用公民科學方法,獲取大量資料和足夠地理範圍,類似計畫在2021年時,已在全球93個國家、超過600個計畫、累計至少38萬人參與。
生多所指出,首次推動的「台灣鳥類地圖計畫」以5kmx5km網格為基礎,每個網格在5年內至少達20小時觀察時數,且需探訪主要棲地類型;與一般賞鳥不同的是,需更進一步觀察並記下鳥類繁殖行為,如出現配對活動、築巢或攜帶食物育雛等,歡迎有興趣的鳥友們一同加入鳥類地圖計畫,不僅提升賞鳥的樂趣,也為台灣的自然保護出一份力。
生多所說,在2015年推動eBird Taiwan即時線上賞鳥紀錄資料庫,目前已成為台灣最大的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來源,提供超過1200萬筆資料,另開發出可「聽聲辨種」的人工智慧AI工具,這次再以eBird為基礎,整合多元的鳥類資料,開始推動台灣首次鳥類地圖計畫。歡迎有興趣的鳥友們踴躍參與,詳細資訊請至Taiwan Bird Atlas網站或臉書社團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