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太愛對方才「順從」!心理師曝:沒發現真正的感受是怕他

▲兒少,兒童福利,小女孩,兒童哭泣。(圖/視覺中國CFP)

▲帶著「順從」的生存方式,背後可能是深深的恐懼。(圖/視覺中國CFP)

文/周慕姿
摘自/寶瓶文化《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被遺棄的恐懼」中,其中一個成因與「感受被忽略、被否定」有關。這部分時常會有一種延伸,那就是:家裡有另一個可以決定家庭氣氛、情緒最大的人。因此自己必須要按照那個人的標準去做,必須要讓自己沒有感覺、順從對方的感受與想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如果不順從,他可能有能力傷害我。可能我會被拋棄、不被愛,或是被認定是沒有價值的;我可能會被大聲責罵、被羞辱、被否定,也可能會遭受精神或肢體暴力。也有可能,當我不順從他時,他會尋死覓活,說出很多情緒勒索的話語,或是真的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引發我的罪惡感。

因此,為了在這個家存活,我只能按照他的方式去做,讓自己沒有聲音、沒有想法。一旦我有聲音、有想法,我就可能會被傷害,或是被討厭。

「不順從會被找麻煩」或「會被對方的情緒淹沒」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家認為,孩子就是應該要聽話,或是女孩就應該要聽話順從。一旦我違背了家庭的標準,沒做到,父母會讓我知道,這樣的我是會被社會厭棄的、是沒有價值的,甚至沒資格當他們的孩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帶有「不得不順從他人」的恐懼,有些人會以為,順從或討好是為了得到對方的喜歡,實際上,這個看法也對,也不對。
我遇過許多帶有「不得不順從他人」恐懼的人,小時候,他們的經驗,不僅是「不順從會不被喜歡」,而是不順從的話,「會被傷害、被懲罰」。

可能是父母會出現很大的情緒,非常兇狠地責罵,甚至懲罰孩子;或是會對孩子非常的冷漠,冷言冷語,或是用難聽的話批評等等。

這種「不順從會被找麻煩」甚至是「會被對方的情緒淹沒」的經驗,讓我們深深感到:「如果不順從別人,別人的情緒是會傷害我的。」因此,我們認為在關係中「我只能忍耐」,於是,我們選擇了「順從、討好」的這個生存策略。

因為,只有順從別人才不會被討厭、被找麻煩,甚至被傷害。而這讓我們無法展現自己,甚至不曉得自己真正的感受與需求是什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我只能依賴對方,繼續被對方的情緒困住,而我的存在意義與價值,則長期奠基在對方對我的肯定與評價中;即使長大之後,我仍然困於他人的眼光、情緒與評價中,無法動彈。

這使得我在愛情中,會盡可能注意對方的表情與感受,盡可能順從對方,以保護自己不被對方的情緒傷害、淹沒,甚至被傷害。而有時候,我們會在這其中誤以為:我們順從他,是因為我們愛他。而沒有發現,其實真正的感受,是因為我們怕他。

怕那些號稱愛我們的人,會因為我們的不順從而傷害我們。而「順從」,就是我們用來控制對方,讓對方不要傷害我們的「保命符」。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作者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曾出版《情緒勒索》狂銷超過15萬冊。《親密恐懼》爬梳人生的坎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成為關係中的另一個坎。期盼讀者們能藉由本書,開啟親密關係裡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選擇,而不是一再重蹈覆轍、一再悔恨心傷,讓我們都能在親密關係裡擁有愛與歸屬,也能好好愛人,好好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