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釀2死!疫調專家曝「3毒素」可能性高 後續調查有1重點

▲▼炒粿條。(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炒粿條。(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台北市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件,目前累計10例疑似個案,且有2人死亡,食藥署已經進行食材抽驗釐清。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今日表示,若以肝衰竭症狀作為指標,仙人掌桿菌毒素、肉毒桿菌毒素及菇類中毒都有可能;而病例中有食用粿條或河粉者,這就更趨向於仙人掌桿菌,澱粉被發酵之後的結果,提醒後續調查重點在於「烹調前食材保存狀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食品中毒案擴大,目前通報疑似個案多數曾經食用炒粿條、香蘭葉果汁、炒河粉等食品,食藥署已經定調為食品中毒事件,昨日前往現場抽驗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及醬油等食材;台北市長蔣萬安則宣布,除昨天已針對信義區的寶林茶室勒令停業,現在所有在台北的寶林分店全都勒令停業。

本身有疫情調查專業的公衛學者、前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日受訪直言,北市府衛生局稽查發現三缺失,含餐具疑似有蟑螂排泄物、刀具夾放於流理台、未能提具員工健檢資料,但是卻沒看到最至關重要的資訊「食物在至烹調之前保存溫度的SOP」、「還有這些粿條及河粉的來源為何?」

何美鄉表示,若從用餐時間到發病的時間僅數小時,最有可能是食物中毒,而不是感染性腸胃炎,因為病原體引起腸胃炎要一段時間,通常會到48小時之後才發病;又因為大部分毒素都要靠病菌繁殖,所以一定要去調查、看清楚,「蔣萬安不可以沒事就把其它分店關掉,要去看源頭,相關保存狀況,如果SOP有做好就不應該關人家」。

何美鄉進一步分析,若肝衰竭是一指標症狀,則需朝仙人掌桿菌毒素(有氧或無氧都可繁殖)、肉毒桿菌毒素(雖為神經毒素,仍可早成肝臟病變,屬厭氧菌)及菇類中毒探索。且病例中有食用粿條或河粉者,這就更趨向於仙人掌桿菌,澱粉被發酵之後的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美鄉表示,通常在25度以上的室溫,這些病菌就繁殖得很好,繁殖過程必會產生毒素;雖然高溫可以殺菌,但食物中毒素產生就無法去除,所以調查重點一定要去瞭解「烹調前食材保存狀況」,包含冰箱溫度的管理、食材放置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