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讓「炒粿條」屢登媒體版面,不少民眾把小吃店常見粿條、粄條、河粉搞混,生鮮電商平台「無毒農」在臉書粉專貼文解惑,分別從外觀、口感與原料解析,三者原料中都有米的成分,差別在於加了其他澱粉類,才會造成口感上的差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毒農貼文指出,「粿條」是在米漿中加入澱粉,相較於粄條,口感更加Q彈,顏色呈現半透明,寬度比粄條薄;「粄條」以米香為主,幾乎百分之百使用米漿製成,吃起來的口感厚實軟嫩,顏色看起來接近純白色、寬度較寬;「河粉」則是加入玉米澱粉、蕃薯粉等多種澱粉類,依比例混合,吃起來是3種粉條中最有嚼勁的,顏色也是最透明的、寬度較細。
貼文進一步分析名字相似的粿條和粄條,粿條是源自於閩南語「Kué-tiâu」,是潮汕人對米製麵條類型食物的稱呼;粄條則是源自於客家人,客家人將用「米」磨成漿製成的米食通稱為「粄」,而粄條就是將在來米磨成漿後蒸熟的「粄」切成條狀,再加以烹煮的食物。
貼文指出,隨著時間與地區演變,有些粄條也會加入一些樹薯粉來使粄條增加口感,市面上販售的粄條也都會添加其他澱粉來幫助成形,因此要吃到純米製成的粄條機會就越來越稀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由於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驗出罕見米酵菌酸,讓不少民眾聞「米」色變。農糧署也在臉書專頁發文澄清,此「米」非彼米,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的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呼籲民眾放心吃國產米和米製品。
農糧署說明,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稻榖收穫後由糧食業者碾製加工為白米或糙米,包裝於市場銷售,加工過程未經發酵,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罄,並沒有保存過久致病菌污染之虞。
農糧署指出,以米為主成分或純米製成的粿條、米粉等產品夾起來照光不會呈現透明,不經過發酵步驟,製程單純,所含米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外包裝標示的成分欄,米原料排在愈前面,表示在所有成分中含量愈高。建議消費者選購取得產銷履歷、有機驗證、無過度添加物的米粉、粿條等產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