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彭永翔 攝影:彭永翔 圖片提供: IBA Hamburg GmbH 本文出自La Vie雜誌第113期】
一個城市的改變不僅僅透過硬體的建築,更需透過軟體的活動雕塑人心及文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IBA Hamburg從2007年開始,以多種族混合的大都會(Cosmopolis)、重新打造郊區魅力(Metrozones),及回應城市與氣候(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三個議題,藉由建築的實踐及舉辦一連串的活動,讓住民參與其中,並改變所身處的環境與城市。
在1962年時,德國漢堡南部的威廉斯堡(Wilhelmsburg)因為一場大洪水奪去了300條寶貴生命,12,000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從此這裡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持續地被忽略。
所有人民不願看見的,都被丟棄在這裡,這裡成為垃圾掩埋場、高電壓電線穿過於此,沒有人願意住進這片荒境,威廉斯堡成為漢堡的問題區域。
建築師Richard Rogers曾談及設計與城市發展的相互關係,他認為:「城市絕非偶然發生,而是經過打造而來。若能妥善設計與管理,城市就能產生文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忽視,很快就會喪失活力。如果城市破敗,就會變得野蠻。」而易北河流域在長期缺乏妥善管理與設計下,逐漸退居於城市的陰暗地帶。
由下而上的在地覺醒
而在10多年前,一切開始有了轉機,力量不是源自於官方,而是由下而上來自於威廉斯堡的當地住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00多位居民與官方共同於2002年提出一份白皮書,他們在白皮書中吶喊著,我們要有更好的學校、需要更美好的住宅、淨化深受汙染的區域,這座易北河流經、歐洲最大的河岸島嶼,值得受到珍愛。
2006年,漢堡市政府決定與IBA(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國際建築展)合作,並投資1億歐元成立IBA Hamburg(為漢堡市政府官方控股的公司,但經營則完全交由IBA團隊),從2007年至2013年,由其主導未來易北河流域威廉斯堡、Veddel及Harburg Upriver Port 35平方公里的區域再生。
1902年成立的IBA,擁有將近100多年歷史,雖名為國際建築展,但實際上卻是以整座城市為文本,進行各項城市的再生計劃。
透過建築、設計、藝術、教育、文化,跨領域的多方合作,將設計做為一種解決方式(solution),以社會設計的實踐態度改變一座城市。
自1989年起長達10年的魯爾區改造計劃,即是最成功的經典案例(註1)。
IBA Hamburg經歷完整的田野調查後,決定以三大方向「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Cosmopolis」及「Metrozones」,形塑未來城市風景。
2050年下一個零碳社區
現在,我們在Georgswerder能源山丘(Georgswerder Energy Hill)上大口吸著鮮綠空氣,站在高處鳥瞰著易北河。
但在30年前,腳下的這片土地卻是漢堡史上最大環保醜聞案發生地。
從二次世界大戰至1979年,這裡就一直作為垃圾掩埋場,大量毒素存於土壤中,不斷增生的癌細胞於1983年終於爆發,官方證實劇毒戴奧辛正不斷地滲入地下水中,更滿爆著因為垃圾分解而不斷產生的甲皖,經過多年努力,戴奧辛以多層保護被封印於土壤中,甲皖也終以科技轉化為能源。
2007年IBA Hamburg接手後,於山丘南面設置了10,000平方公尺的太陽能板,以風力與太陽能就近提供周圍4,000住家的能源需求,超過Georgswerder地區所需。
並邀請景觀設計師設計了環形天橋,讓廢棄垃圾場不僅是能源發電廠,更是大眾親近的蔥綠公園。
另一座擁有70年歷史、高達42公尺的防空洞,不是美術館、文創園區,而成為一座再生能源發電廠與俯瞰威廉斯堡的景觀咖啡店,空間的再利用有了另一新解。
「我們希望在未來,在地的再生能源發電廠能提供易北河流域的島嶼發電,降低能源運輸距離,提高能源效率。」
IBA Hamburg總監Uli Hellweg點出了在「城市與氣候變遷」的重要目標,期望於2050年時易北河一帶的住民將完全使用在地的再生能源,成為零碳社區。
未來建築進行式
台灣的高房價議題也存在於漢堡。台灣試圖以稅制改變房市卻徒勞無功,IBA Hamburg則務實地從建築切入,邀請德國在地建築師就房價、能源及住宅的可變動性找出解決方案並實際建成。
Adjaye Associates以預鑄單元住宅解決;來自科隆的BeL Sozietät für Architektur則以「自建」為切入點,希望突破預鑄的集體性,以自建降低成本,同時又能彰顯個人風格。
住宅興建分為兩階段,建築師將主結構完成後,外牆與內部格局皆由住民自行設計,只要依照說明書即可搭建,可降低約15%的房價。
在能源議題中,SPLITTERWERK讓藻類成為建築立面,玻璃管中的藻類光合作用後產生能量,提供屋內所需電源,同時具有調節陽光的效果,被動性地減少能量消耗。
以建築與活動使多元文化交融
在這片土地上,來自將近100個國家的住民居住於此,藉由興建學校、語言及運動中心等,讓不同文化更加靠近,吸引人們再度回居。
不只透過硬體的建築,IBA Hamburg更透過各類軟體的社區營造活動,讓這裡再度活絡。由漢堡大學主導的University of Neighbourhoods,將廢棄的健康中心變身為充滿藝術活力的藝術工作室,帶領藝術團隊的Benjamin Becker笑著說:「我們沒有預算、沒有策略。」
在沒有任何預算的情形下,漢堡大學的學生與當地小朋友合作,以廢材打造一件件大型的裝置藝術,參天高的樹屋成為當地遊樂場,使用頻率比鄰近的休憩設施還高,民眾參與式的創作,拉近了人際間的距離。
談及此次易北河流域的計劃時,Uli Hellweg提到:「我們希望逐步小心地去改變這個結構,而不是破壞這個結構。」無論城市在資本機器下如何地快速發展,城市是人的集合這件事始終不變。
接受La Vie專訪時,他曾談到在規劃易北河流域未來藍圖時,無數次與當地住民溝通,因為民眾必需參與在城市規劃中。
所有的公聽會不僅程序上必備,大眾是否瞭解公聽會的意義、於公聽會中發表的意見是否獲得正視、在涉入財產權爭議時,更不能以多數暴力解決,是近來發生無數爭議的台灣必須正視的重要議題。
註1:相關報導可見La Vie雜誌第89期。德國魯爾區原來是天際被濃濃黑煙佔領的煤礦場區,踏入20世紀末期,一切停止營運。
但自1989年IBA主導魯爾區的城市再生計畫後,廢棄廠區成為博物館、潛水練習處、攀岩場。在煤礦關稅聯盟,更可以一次看見Rem Koolhaas、Norman Foster及妹島和世的作品,並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更多最新美學生活快訊請至la vie設計美學家
la vie設計美學站 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