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社台北15日電
美國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商務部批評,嚴重影響中美合作氛圍;中國專家認為,拜登(Joe Biden)試圖拉攏產業、表態民眾,另也有施壓歐盟等盟友看齊美國政策味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宮在當地時間14日表示,美國將對價值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825億元)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鋼、關鍵礦物等戰略產業。電動車關稅稅率預計於今年增至原來的4倍,來到100%;半導體關稅稅率則將於明年底前從25%增至50%。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今天報導引述專家學者意見指出,美國持續打壓中國產業,由於正值美國選舉年,拜登政府拋出加徵關稅措施也有拉攏產業、爭取選民等政治目的,另也有施壓歐盟為主等盟友看齊美國政策的意圖。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美國傳統汽車製造業涉及大規模就業,從燃油車往電動汽車轉型有許多困難,拜登政府這波加稅,一方面是為了拉攏美國傳統汽車製造巨頭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對美國民眾表明,將保證美國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領導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海東提到,美國這波加徵關稅也是希望向以歐盟為主的盟友施壓,引導這些國家看齊美國政策,這或將破壞中歐合作與經濟全球化,也會影響當前全球經濟的復甦進程,可以說是「高度不負責任的」。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財稅貿易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韋福雷認為,美國不是中國電動汽車廠商的主要市場,這次電動車關稅增至100%,這是試圖將中國電動汽車擋在美國大門外。
韋福雷指出,美國現有政策自相矛盾,中美新任氣候變遷特使近期在華盛頓會晤,美國卻又將中國新能源產品定義為「過剩產能」,將其作為打壓對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韋福雷認為,在新能源領域中,美國強拉歐洲針對中國產品的趨勢值得警惕。歐盟必須了解,中國新能源產業具備規模與成本優勢,一旦歐盟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保護措施,只會導致雙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