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不喊「對岸」稱「中國」 國安人士:國際上怎麼稱呼?

▲▼520總統就職典禮,前總統蔡英文由總統賴清德陪同,登上府前廣場典禮舞台向民眾揮手致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單論就職演說內容,蔡英文曾使用「對岸」稱呼,不過賴清德今日以「中國」描述。(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20日)發表就職演說,並以「不卑不亢維持現狀」為新政府的兩岸論述定錨,同時使用「中國」而非「對岸」稱呼中國大陸。對於有媒體關注此用詞,國安人士反問,前總統蔡英文也曾用「中國」稱呼「中國」,國際上怎麼稱呼「中國」?另對媒體關注國安團隊面對陸方可能反應,是否已有劇本?該人士並未否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賴清德在今天的就職演說中,花費近兩成篇幅談及兩岸議題,他以國際局勢為引,從區域和平穩定的面向來進行論述,強調將延續總統蔡英文所提出的「四個堅持」,並用「不卑不亢維持現狀」為新政府的兩岸論述定錨。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蔡英文在過去兩次就職演說中,均會強調「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的架構,但賴清德並未提出類似意見,且相較前任在2016年、2020年就職演說使用「對岸」稱呼中國大陸,賴直接使用「中國」詞彙。

媒體好奇,從國安團隊的角度,是否已預判接下來中國對今天的演說的反應,例如可能有哪些劇本?國安人士說,比較重要的是,威權國家的決策可能不像民主國家一樣可以理性判斷,但無論如何,對任何狀況都做好準備,是國安團隊的工作之一。

該人士分析,中國是一個在區域間非常大的國家,以現在的狀況,無論是在總體經濟、區域關係等面向,慢慢被大家認為,好像是一個「單邊行為比較多」的國家,期待中國如果能夠在東海、台海、南海少一些軍事部署,多一些和平往來,一起想想如何促進彼此的利益,增加更多合作,「其實我相信中國的人民也會感到非常期待跟需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人士表示,現在中國總體經濟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理想,還花這麼多資源在軍事和威脅上,結果只是贏得更多國際上的不信任,乃至於大家對中國的國際聲譽打折扣,這都不是好事。

另對有媒體關注,賴清德今日演說並未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事,國安人士指出,賴清德開頭就強調「我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肩負起帶領國家勇往前進的重責大任」,憲政體制裡面就包括相關法制。

此外,賴清德今日以「中國」描述中國大陸,而非使用「對岸」、「北京」等用詞,是否凸顯其立場更「鷹派」?不過,該人士並不認同這個解讀,他說明,蔡英文也用「中國」稱呼「中國」,這沒有什麼特別的,畢竟這個演講詞國際上也在看。他反問,國際上怎麼稱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