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有德/台北採訪報導
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兩岸關係逐漸進入「冰河期」,不僅代表官方的陸委會和國台辦針鋒相對,連代表民間事務往來的海基會與海協會也陷入「已讀不回」或「不讀不回」的窘境。賴清德就職後,請出羅文嘉擔任海基會副董事兼秘書長,欲借重羅文嘉辯才無礙的邏輯論述功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在日趨緊張的兩岸關係中尋求破解僵局的「新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眾所周知,海基會董事長猶如「精神領袖」般的存在,是海基會對外的「意象之窗」,實際上,日常推動和執行事務的工作則是祕書長,由誰一肩扛下,被視為政府對於現階段及未來兩岸事務發展的意向。
在公部門或擔任民意代表期間皆有所歷練的羅文嘉,當他被徵詢擔任海基會祕書長時,他坦言,「有點意外!」對於擔任「海基會」祕書長,肩負起賴清德時代的兩岸民間交流事務「第一棒」,羅文嘉在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專訪時,特別用了國人最喜愛的棒球來比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文嘉認為,接下海基會祕書長一職,不是救援投手,也並非第四棒中心打者,反倒像是球場上的外野手,要有「球」的時候才會被大家看到,「對整個球賽來講,外野的範圍很大,基本上除了速度跟守備的能力要很好之外,還要迅速把球傳回去,把分數守下來。」
羅文嘉強調,過去無論在行政部門或參與選舉,比較像是守內野,雖然第一次接到徵詢的時候,對他來說是個意外,但這個領域並不陌生,兩岸政策是他曾經會處理的議題範圍,「以前不是自己去守,可能會去關照這些面向,現在自己被派到第一線去做這個角色,這倒是第一次。」
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大環境下,羅文嘉上任後,陸續拋出數個議題,包括「二六共識」、「和平梅花鹿」、「擱置政治爭議往前走」等,透過輿論和話題的鋪陳,讓外界對「沉寂許久」的海基會,產生一種「有了新風貌」的感覺。
同時,羅文嘉也希望海基會裡的幹部們「走出去」, 透過一系列的專題演說或民間活動,向外界說明海基會的任務和性質,期待活化一般民眾對海基會長久以來「冷衙門」的刻板印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是面對台灣內部或大陸海協會等機構,「對話」成為羅文嘉任內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對內要做到充足的「社會溝通」,對外希望能在任內「破冰」,他甚至自嘲地表示,「以前記者會很少會談這麼多,當然,也沒有一個祕書長,像我這樣講這麼多話的。」
政治就像棋局,當羅文嘉被延攬擔任海基會祕書長時,從背景來看,外界曾擔心是否會走持續對抗的「鷹派」路線,然而,為凸顯海基會功能,羅文嘉上任至今走的是一條「溫和」路線,用論述踩住核心價值,用行動尋求突破,甚至在互相來往走動上,也秉持「開放」態度,不排斥前往大陸「破冰」。
面對兩岸的僵局,無論是「對話」或是「破冰」,現階段都是較難逾越的高山,對羅文嘉而言,在沒有前提的情況下,他數次強調很願意去對岸走走,用眼用腳去「識讀中國」,踩在更深入中國的第一線,他強調,「無論是站在推動兩岸交流還是雙向健康交流來講,我都願意去。」
羅文嘉認為,目前最好的方案是兩岸都回歸海基會對海協會的「民間交流」模式,淡化官方色彩,卻能務實解決問題,他坦言,「這個方法想做,對方心門一旦打開,我們會做好所有準備,但對方心門打不開,我們也清楚,現在準備的都是白忙一場。」
不僅自己在工作上,合適的條件下能親赴大陸交流,對於年輕人,甚至是孩子的選擇,羅文嘉也抱持開放態度。他表示,自己年輕的時候也去過大陸,對中國的史地文學都很有情感和興趣,「去看那些地方,對我來講,就像我去很多景點一樣,看歷史的現場,我們既然知道這段歷史,會更有感觸。」
羅文嘉認為,等到大陸旅遊風險去除、降低之後,會鼓勵他們要去多認識中國,相較於自己1993年,甚至是1988年前往大陸時,現在相對封閉許多,他也呼籲對岸,自信才會使人「放開」,「中國其實有條件,讓自己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