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上海首例腦機接口產品臨床試驗植入手術6日成功執行,引發廣泛關注,這也是大陸第三例腦機接口植入手術,讓一度癱瘓的患者戴上氣囊手套,可以舉起杯子喝水,有如電影科幻場景真實出現在現實生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媒《上觀》報導,事件主角來自上海38歲的小董,四年前因車禍導致頸椎脊髓受損,手部無法抓握,難以站立。上個月6日,他在上海華山醫院虹橋院區進行腦機接口手術,歷時1小時40分鐘順利完成。
術後小董持續複診、復健,一個月後出現驚喜,戴上氣囊手套輔助,順利舉起杯子,自己還拿著杯子喝了一口水,動作流暢不卡頓。
主刀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教授首度公開患者術後康復情況稱,「可以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患者恢復過程非常順利,改善十分明顯!」
這是大陸完成的第三例、在上海完成的首例臨床試驗植入手術。前兩例手術在北京開展,分別用時8小時、6.5小時,本次在上海華山醫院開展的手術用時僅為1小時40分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的大幅縮短與臨床全新技術嵌入密不可分。」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教授提及,「對腦機接口的未來,我們信心十足,首例腦機接口手術比想象中還順利!」
「我們只用了3.3分鐘,就快速精准地定位了手部運動/感覺腦區,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毛穎解釋,「我們應用了自主研發的新型定位技術——在線時域空域腦功能定位系統,其定位偏差在毫米級精度範圍內,且無須術中喚醒患者。這就使得整個手術定位更加精準便捷、手術精准匹配度更貼切,速度與準確率均大幅提高。」
術後一周,小董順利回家,第三周開始接受腦機接口控制,第四周就完全掌握拿水瓶、拿蘋果等測試,準確率高達80%到90%。
康復中的「九宮格」遊戲訓練,小董康復表現比之前北京的患者效果更好。「有時我甚至都感覺不到腦機接口的存在。」小董告訴工程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洪波教授,專家解釋,NEO系統採用無線微創設計,體內機埋在顱骨內,電極覆蓋在硬膜外(硬膜位於顱骨和大腦皮層之間,起到保護神經組織作用),不損傷大腦細胞。居家使用時,體外機隔著頭皮給體內機供電,並接收腦內的神經信號,傳送到電腦或者手機上,借助解碼算法實現腦機接口通信。
洪波還補充,通過長期動物試驗已驗證,NEO腦機接口不會破壞神經組織、訊號穩定,由於採用近場無線供電和通信技術,患者體內也無需裝電池。
「腦機接口的植入就像買了一台全自動洗衣機,經過工程師指導後,患者和家屬完全可以居家自己操作。」洪波說。
上海首台腦機接口手術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小董康復影片於12月6日在上海召開的國際腦機接口大會(bci)上「驚艷亮相」。專家也表示,手術成功證明「腦機接口」在臨床上選擇合適的病人,應用前景將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