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錦華/特稿
要說,幾乎全世界的人都聽過、都會唱、而且每年必然一起聽或唱的世界名曲,排名第一的應該非《Auld Lang Syne》莫屬。全球每逢跨年、學校畢業典禮、或是重大的離別場合( 例如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的交接典禮),必然響起此曲略帶傷感的旋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uld Lang Syne這個歌名來自低地蘇格蘭語言,原意是紀念逝去的歲月,因此中文世界普遍譯為《驪歌》;或因為歌詞裡歌頌友誼的可貴,所以又譯為《友誼萬歲》。經典電影《魂斷藍橋》曾使用此作曲為背景音樂,以以早年台灣的唱片業者亦曾把此曲譯為《魂斷藍橋》。
它原是蘇格蘭傳統民謠,原本也是人們在年終除夕時一起唱的歌。1788年時,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把歌詞改寫成如今大家普熟悉的版本。迄今,它已在全球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版本,包括中文、日文(歌名《螢之光》、韓文。有趣的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更一度以此曲旋律定為國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絕大多數人對這首歌早已耳熟能詳,多年來仍不斷有歌手翻唱、灌錄此曲,或一些特別的場合裡會以不同的風格縯繹此曲。有一家名為「發燒聖經」(Best Audiophile Voices)的唱片公司發行過一系列名為「爵士女伶」的CD ,主打高品質的錄音,內容是收錄一些唱功好、但國際名氣並非那麼高的女歌手翻唱(Cover Version)一些經典名曲。我向來對Cover Version很有興趣,很好奇許多經典名曲經過別的歌手翻唱後會散發出怎樣不同款的韻味,所以我也買了第一輯共6張(就是有點貴)。
當中,第6輯裡收錄了美國女歌手凱莉·諾布爾(Keri Noble)演唱的版本。這是一個極慢板的清唱版本。低沈、略帶沙啞又富感染力的嗓音呼應了歌詞中「浮世本來多聚散」的滄桑與傷感,讓人一聽之下會有想哭的感覺。數年前《文茜的世界周報》在年終的一集裡,亦採用了凱莉·諾布爾這個版本作為片尾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底至今年初播出、由王家衛擔任導演的熱播陸劇《繁花》,當中穿插了許多首經典名曲,開播第一集,第一首播放的名曲,也是Auld Lang Sy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