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為因應茶產業在消費市場中求新求變的需求,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費時4年研發完成「台灣橙茶」,兼具省工、低碳及多元風味特點,相關製程已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提出發明專利申請,並申請註冊商標,目前國內已有3區農會將「台灣橙茶」納入茶比賽的項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茶改場長蘇宗振表示,「台灣橙茶」是茶改場繼2008年推出「紅烏龍茶」製程後,時隔16年,費時4年才完成的新製程,製程本身有3大生產優勢,包含省工、低碳及多元風味,且包含青心柑仔、台茶17號、台茶18號、台茶19號、台茶20號、台茶23號及山茶等台灣茶品種,不論是大或小葉種,都能製成品質優異的茶品。
蘇宗振指出,橙茶的重萎凋製程創造茶湯的甘甜及圓潤滑順的風味、短時間的高溫殺菁去除了菁雜味、短暫揉捻則增添茶湯多層次滋味感,而陰乾控制發酵工序豐富了水果香氣,藉此工藝可產出層層堆疊風味的新特色茶。
蘇宗振進一步指出,「台灣橙茶」製成精品與商用茶皆宜,可依據品種及栽培環境的差異,加上製程上的微調,各茶區依當地特色,塑造出獨具一格的精品橙茶。而若以商用茶為目標,栽培樹勢直立,生長勢強,且抗病性與耐旱性皆強的茶樹品種,若以台茶23號,輔以機械採收製成「台灣橙茶」,不僅風味獨特,又兼具低成本與環保等特點,可為茶業經營者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