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招募700戶寄養家庭!不認識ㄅㄆㄇ被笑「空瓶子」女童重生

▲▼家扶基金會招募700戶寄養家庭,邀請鳳小岳二度代言。(圖/家扶基金會)

▲家扶基金會招募700戶寄養家庭,邀請鳳小岳二度代言。(圖/家扶基金會)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兒少遭到虐待、疏忽等因素,長期缺乏照顧、教養與陪伴,家扶基金會以「寄養家庭」安置,讓兒少有機會在寄養家庭「重生」成長出力量。一名女童小琪因為從小不識ㄅㄆㄇ,被同學嘲笑是「空瓶子」,如今在寄養家庭照顧下,已經書寫俱佳,家扶表示預計2025年再招募700個寄養家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次慶生、第一次吃團圓飯、全家一起採芭樂、一起挑戰環島,是寄養兒少與寄養家庭共譜的美好故事,家扶表示,寄養兒少安置原因,遭受虐待、疏忽佔超過7成,其次有2成5是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撫養。

而寄養家庭投入服務的動機,多數如回饋社會、關懷不幸兒童,也有近3成是為了作伴、增加家庭氛圍。這些短暫失依的孩子,輾轉來到寄養家庭,一點一滴堆砌起兒少成長的力量。然而家扶基金會近5年,每年平均新增安置超過450名寄養兒少,同時每年有約80戶寄養家庭會結束服務,為了適配安置與照顧,需要更多的家庭加入,再度邀請藝人鳳小岳二度擔任家扶寄養代言人。

依衛福部的統計,2023年結束寄養安置兒童少年的安置期間,以1年至未滿2年為最多(20.75%),且安置期間在3年以內的總數超過6成5。寄養家庭雖短暫照顧與陪伴,卻是成就寄養兒少能穩步邁向未來的重要力量。

▲目前已自立的青年阿順,回憶20多年前在寄養家庭的往事。(圖/家扶基金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已自立的青年阿順,在寄養家庭已是20多年前的往事,至今仍記得當時那段被好好照顧、無條件被愛的幸福感,更體現「家是溫暖的地方」。阿順曾經遭不當對待,覺得被遺棄,童年時就在思考「如何生存下去」,他回憶國小一年級被安置時,原本是以惶恐、小心翼翼地心態面對,但過程中寄養爸媽用愛心融化,也教會他許多事,即使後來分離了,愛至今都在。

他想跟寄養爸媽說,「謝謝你們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陪伴一段,給了我足夠的運氣和資源。我現在是助人工作者,也在不同的專業領域貢獻力量,會繼續協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寄養爸媽分享寄養童的畫作。(圖/家扶基金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寄養家庭」陳居讚與黃水鈴已服務9年,常分享一家人與寄養童的美好出遊回憶,正照顧寄養童小雯,在1歲半來時又瘦又小、全身長滿疹子像「釋迦」般,一張開眼就哭泣的樣子讓人心疼。在悉心呵護下,孩子終於建立了安全依附感,寄養爸媽會分享小雯採水果的畫作,談起被親暱叫著阿公阿嬤,都是讓人心融化的幸福。

而另位已出養國外的寄養兒童小偉,去年回台相見,已經是好多年前,但孩子還記得和寄養家庭搭阿里山小火車、遊金門往事,這次離開時還與寄養媽媽相約「請照顧好兔子玩偶,4年後要回來看他們」。

鄭明士與劉慧雯寄養家庭正照顧寄養童小琪,談到孩子從不識ㄅㄆㄇ,遭同儕嘲笑「空瓶子」,到現在書寫俱佳,驕傲地秀著小琪的作品。慧雯媽媽說,每位寄養童都會問,「我可以當你們家的小孩嗎?」我都回答:「到我家,我們就是一家人!」看著寄養童成長會很有成就感,也是持續服務的動力。

▲不少寄養童把寄養家庭當成爸媽。(圖/家扶基金會)

鳳小岳第二年代言家扶寄養,在「難忘的一天」寄養兒少圖文徵選時,看到寄養兒少與自立青年用細膩的文字及生動的圖畫,描繪出在寄養家庭生活中的點滴,特別對阿均的故事印象深刻。阿均從小在親友間流離,體驗不同家庭的規則及冷暖,到寄養家庭後,最難忘的是全家為阿均的用心付出,為了實現考軍校的心願,還調整全家餐點一起陪減重、備考試,最後成功瘦身、如願考取。

鳳小岳感性地說,這些記憶的累積,不但幫助寄養兒少內心世界更加強大,讓他們沒有放棄脆弱的自己,且能夠大方地愛這個世界。他也讚嘆寄養家庭的無私分享與用心呵護。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家扶是台灣最早致力推動兒少寄養安置服務的社福組織,44年來累計已有4,878戶寄養家庭、照顧近63,200人次兒少,目前服務量更占全台超過7成5。從多年服務中觀察,寄養家庭是服務過程中的重要推手,無論服務時間多久,對照顧過的寄養兒少有著深遠的影響。

家扶基金會已在全台建構有系統的訓練、服務支持機制,也有助於學習提升、心理健康、醫療等兒少需求的照顧資源,自許要成為寄養家庭有力的服務後盾,2025年期待有700戶家庭加入,只要年滿25歲、國民義務教育以上學歷、有穩定收入、家有足夠空間,歡迎洽詢。寄養家庭招募專線0800-07-8585,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