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映秀
時間回到14天前的早上9點,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與多個公民團體,在立法院中山南路大門前,高喊「七成民意支持逐條審查」,跟許多立法院周圍的記者會一樣,有的媒體待不到半小時就離場。當時大部份的台灣民眾只聽過「服貿」,但能夠完整說出該協議名稱、甚至讀過服貿全文內容者有多少,仍待商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17日下午朝野立委「一如往常」在內政委員會打得不可開交,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告服貿出委,接著18日晚間群眾衝入立法院議場,陳為廷、林飛帆成為學運總指揮,號召學生聲援,更號稱帶著50萬人上凱道靜坐。
「太陽花學運」攻佔立法院議場13天,來自各界聲援的力量源源不斷,陳、林兩人強調學運成員代表全台灣人捍衛民主,並要求政府退回服貿,在野黨立委連日只能替學生守門、送便當,身為「國會議員」的高度盡失,更離譜的是國民黨立委,他們全面神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1日立法院8個委員會恢復運作,朝野立委仍在爭吵誰是執行黨意的「橡皮圖章」、誰該道歉辭去召委,除了不公開的朝野協商之外,民眾幾乎看不到「朝野共識」,這就是為什麼學運成員高喊「代議制度崩壞」、「自行審議服貿協議」,卻沒人敢出聲質疑「誰讓你們代表全體台灣人」。
在議場門遭打開後,台灣人總算願意多了解一點政府推動的政策,開始出現各種服貿評論,與琳瑯滿目的懶人包,不過立法院內的民意代表仍然只有兩種,「支持服貿」、「反對服貿」,再度淪為非藍即綠、二分法的口水戰,台灣民眾除了投票以外,應該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代議士」是否貫徹落實民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對於學生從網路、街頭鋪天蓋地的反服貿行動,馬政府高層以拖待變,直至31日才由經濟部次長杜紫軍領頭與學生對話,學生報名反應踴躍,顯示政府只要願意彎腰,就能夠減緩民意反彈,但是馬政府讓社會動盪半個月才行動,未免太高傲、麻痺。
另外,對於佔領立法院的學生而言,學生運動本應是純潔、不帶任何立場的公民意識展現,但學運成員卻將退場機制全拋給政府,既然能夠不斷增強對政府訴求,下一步其實更該考慮如何退場,才能完整地寫上歷史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