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君堯
從觀察惡露變化可了解產婦的產後復原狀況。究竟惡露有哪些變化?何時會停止?萬一滴滴答答個不停,又代表身體有什麼狀況呢?留意惡露變化,出現不對勁的時候,應儘快就醫才是。
產後,除了開始學習照顧寶寶的大小事,子宮也要開始進行復原,由於子宮是一個由較厚肌肉組成的器官,不會立即恢復原狀及回到原位,約需2週內回到骨盆腔,6週內回到孕前的大小;另外,胎盤和子宮交接面的傷口也要復原,這些復原狀況可從觀察惡露變化得知,因此,需要產婦多所留意,確認產後復原狀況是否無虞。
惡露從何而來?
胎兒出來後,胎盤也隨之娩出,之後,陰道會分泌棕紅色的液體,稱為「惡露」。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君堯指出,惡露是指產後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分泌物的來源包括:受精卵著床後,為了孕育受精卵,子宮內膜產生化學變化而成蛻膜層,產後會剝落,並隨著胎膜、胎盤組織;還有胎盤與子宮剝離後,子宮與胎盤接觸血管斷面的出血,這些物質都會一同從陰道排出。
張君堯醫師說,在產後1週內,產婦會因子宮收縮而感到疼痛,他解釋,「藉由強而有力的肌肉收縮動作,讓血管受到壓迫而止血,同時,使子宮恢復到原來的大小」,產後初期的惡露呈鮮紅色,稱為「血性惡露」,主要成分是血;再來是「漿液性惡露」,血量變少,惡露成分轉為以脫落的組織物為主,且「子宮內的細菌形成菌落,細菌量增加,白血球也會變多」,此時,惡露呈淡紅色;然後,由暗紅色轉為褐色、黃色,最後變為白色,成分則以子宮頸分泌物、白血球為主。他補充,「產後大約兩週的時間,子宮會變小並進入骨盆腔內」。
小心!惡露不止且有異味請就醫
大部分的產婦約在3週內,惡露就會結束,但有些人仍滴滴答答,莫不深感困擾,張君堯醫師指出,「如果血性惡露的量明顯變多,且持續時間延長(3天以上);或惡露帶有異味;甚至一直滴滴答答的,原本顏色已轉淡又變紅,產婦務必及時就醫」。
他補充,持續分泌血性惡露的時間太久或出血量多,所謂的量多,是與生理期月經量較多時相比,若惡露的血量大於生理期,就表示可能子宮胎盤剝離面的血管傷口沒有癒合,或子宮內可能還有胎盤組織殘留。至於後期的惡露多為白色,若是顏色轉綠,且有異味,加上產婦有發燒症狀,必須懷疑是否有感染問題。
是惡露?是月經?
產後惡露好不容易看似結束,但不久又有出血狀況,相信不少產婦疑惑「是惡露?或是月經?」究竟該如何分辨?張君堯醫師表示,「分辨方式依有無哺乳而定?若未哺乳,約在產後5、6個星期內會有第一次月經,顏色為鮮紅色;如果是全母乳(一天至少餵5~6次),九成的產婦在產後六個月不會來月經,少數人在一年內沒有月經,更少數者則是不到六個月就會來月經」。
他說,有些母乳媽媽反應,會不時有出血現象,但量不多且顏色不紅,「這是排卵受到泌乳激素的抑制,荷爾蒙無法支撐內膜層而剝落所致」。張君堯醫師提醒,「哺乳不等於避孕」,因為母乳量決定經期的規律性,亦與餵奶的頻率及次數、時間長短有關,若不想太快有第二胎,仍須注意做好避孕措施。
※原文刊載於2015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從觀察惡露變化可了解產婦的產後復原狀況。究竟惡露有哪些變化?何時會停止?萬一滴滴答答個不停,又代表身體有什麼狀況呢?留意惡露變化,出現不對勁的時候,應儘快就醫才是。
產後,除了開始學習照顧寶寶的大小事,子宮也要開始進行復原,由於子宮是一個由較厚肌肉組成的器官,不會立即恢復原狀及回到原位,約需2週內回到骨盆腔,6週內回到孕前的大小;另外,胎盤和子宮交接面的傷口也要復原,這些復原狀況可從觀察惡露變化得知,因此,需要產婦多所留意,確認產後復原狀況是否無虞。
惡露從何而來?
胎兒出來後,胎盤也隨之娩出,之後,陰道會分泌棕紅色的液體,稱為「惡露」。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君堯指出,惡露是指產後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分泌物的來源包括:受精卵著床後,為了孕育受精卵,子宮內膜產生化學變化而成蛻膜層,產後會剝落,並隨著胎膜、胎盤組織;還有胎盤與子宮剝離後,子宮與胎盤接觸血管斷面的出血,這些物質都會一同從陰道排出。
張君堯醫師說,在產後1週內,產婦會因子宮收縮而感到疼痛,他解釋,「藉由強而有力的肌肉收縮動作,讓血管受到壓迫而止血,同時,使子宮恢復到原來的大小」,產後初期的惡露呈鮮紅色,稱為「血性惡露」,主要成分是血;再來是「漿液性惡露」,血量變少,惡露成分轉為以脫落的組織物為主,且「子宮內的細菌形成菌落,細菌量增加,白血球也會變多」,此時,惡露呈淡紅色;然後,由暗紅色轉為褐色、黃色,最後變為白色,成分則以子宮頸分泌物、白血球為主。他補充,「產後大約兩週的時間,子宮會變小並進入骨盆腔內」。
小心!惡露不止且有異味請就醫
大部分的產婦約在3週內,惡露就會結束,但有些人仍滴滴答答,莫不深感困擾,張君堯醫師指出,「如果血性惡露的量明顯變多,且持續時間延長(3天以上);或惡露帶有異味;甚至一直滴滴答答的,原本顏色已轉淡又變紅,產婦務必及時就醫」。
他補充,持續分泌血性惡露的時間太久或出血量多,所謂的量多,是與生理期月經量較多時相比,若惡露的血量大於生理期,就表示可能子宮胎盤剝離面的血管傷口沒有癒合,或子宮內可能還有胎盤組織殘留。至於後期的惡露多為白色,若是顏色轉綠,且有異味,加上產婦有發燒症狀,必須懷疑是否有感染問題。
是惡露?是月經?
產後惡露好不容易看似結束,但不久又有出血狀況,相信不少產婦疑惑「是惡露?或是月經?」究竟該如何分辨?張君堯醫師表示,「分辨方式依有無哺乳而定?若未哺乳,約在產後5、6個星期內會有第一次月經,顏色為鮮紅色;如果是全母乳(一天至少餵5~6次),九成的產婦在產後六個月不會來月經,少數人在一年內沒有月經,更少數者則是不到六個月就會來月經」。
他說,有些母乳媽媽反應,會不時有出血現象,但量不多且顏色不紅,「這是排卵受到泌乳激素的抑制,荷爾蒙無法支撐內膜層而剝落所致」。張君堯醫師提醒,「哺乳不等於避孕」,因為母乳量決定經期的規律性,亦與餵奶的頻率及次數、時間長短有關,若不想太快有第二胎,仍須注意做好避孕措施。
※原文刊載於2015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