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後李光耀時代 新加坡何去何從?

▲新加坡人已開始對李光耀打造的「新加坡模式」提出了質疑。(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擔任新加坡領導人的50年間,李光耀下達過很多命令,當中包括要拆掉自己的房子。李光耀數年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已經告訴內閣,我死後,就拆了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光耀對死亡的態度非常務實,他也反對個人崇拜。他說,因為開放給人民參觀時,人來人往,需要耗費大量的經費修護。李光耀在本周一辭世,享年91歲。

李光耀的住所位於安靜的街道上,周二並沒有出現拆房子的工具。周三,李光耀的靈柩移至議會大樓供大眾瞻仰。之後,官方的追思會才開始。

但新加坡人已開始對李光耀打造的一所「更大的房子」,現代新加坡及該國引以為傲的「新加坡模式」提出了同樣的疑問,李光耀去世後,這種模式還會持續下去嗎?這個井井有條的亞洲金融中心,是否已經可以脫離「聽爸爸的話」的政府治理模式?

新加坡人越發大膽自信,也提出了更多訴求,一些人要求訂立新的社會契約,建立一個更樂於協商的政府、允許民眾參與規則的制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加坡駐聯合國前大使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說:「新加坡現在正處於轉捩點上。我認為,新加坡年輕人認同新加坡的力量,也認同新加坡政府帶來的穩定,但他們更希望發出更多聲音。因此,你得為他們創造對社會議題、政治議題和經濟議題發表意見的機會。改變快要來了。」

新加坡模式將這個偏僻的前英國殖民地轉變成一個乾淨整潔、光彩照人的大都市。此一模式融合了半威權主義、一黨專政制度、周密的城市規劃、自由開放的經濟政策、低稅負,以及大量外國人才的湧入。

然而,個人自由、政治異見卻被打壓了(不沖公共廁所的人要受罰),以此換來良好秩序和繁榮發展。整整一代新加坡人接受了這樣的交易,他們認為新加坡的生活水準遠遠超越了鄰國。

李光耀在世時不可想像的問題,現在已無法輕易的視而不見。例如,他創立的「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可能會分裂成幾個派系,有人認為這種可能性已經開始顯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上放大了意見的分歧,越過了管控嚴格的媒體。多年來,媒體更多的是擔任政府的傳聲筒,監督作用較小。但因為社群媒體的盛行,目前新加坡國內的分歧似乎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