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的權威資料顯示,大陸科學和工程領域人才出國滯留率平均達87%,截至2012年底,大陸累計出國留學人數達到264萬,留學回國人員卻僅僅為109萬人,「赤字」超過150萬人,使中國人才的流失量與流失率占居世界第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今年7月初,一則中國某科研單位在全國性日報刊登的「出國逾期不歸按自動離職處理」的公告頗讓人感慨。公告寫明,該科研機構趙某等40餘人因自費出國留學、探親及移居國外定居等原因逾期不歸。雖然所屬單位一再對滯留海外的自家人才不斷喊話並配以公告,但現實情況是,滯留海外的中國人才並沒有接受挽留而是選擇冷處理、不再露面。
在中國積極向美國推送人才的同時,諷刺的是許多國內單位一再刊登公告點名交流不歸人員,顯現人才有去無回是目前中國面臨的一個很大難題。許多人才交流人員表示,交流學習是為了學有所用,體現自身價值或者獲得相應回報。可在中國國內,不少交流回國人員無法施展自己所學技術,不少國企單位有嚴格的用人機制,不能讓這些交流人員學以致用。此外,中國國內高階知識人群普遍待遇不高,從國際間比較來看,中國知識份子群體平均收入只及發達國家的30分之1至20分之1,這種懸殊是誘使出國人員有家不回的重要經濟因素。
據多家單位刊登的公告顯示,2013年以後出國逾期不歸者還是有所減少。特別是國內經濟發展、科研投入增大、基本待遇改善後,公派出國逾期不歸的現象大幅減少。按照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公布的資料,中國公派留學生規模從1996年的每年不足2000人增長至2015年的2.5萬人,同期回國率從約70%提升到目前的98%以上。
一家科研單位的人事處處長李燦指出,「制度約束之外,國內科研環境的改善、科研經費的提高、與國外收入差距縮小,是根本原因。」近年來,李燦所在的單位吸收了多名歸國人才,「早年出去的現在很多有回國發展的想法,或是年齡到了,想落葉歸根,發揮餘熱,國家現在有很多特殊政策,包括給家屬待遇,讓人才安心發揮所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表示,在國際人才競爭的大環境下, 政府應積極針對歸國人才的工齡接續、社會保險等作出特殊政策安排。她認為,現階段國內給歸國、來華人才特殊政策,是現實之舉,「如果一直把引進海外人才的重點放在特殊政策上,總是強調提供特殊優惠待遇,那是捨本逐末。」國家要制定有長遠目標的人才戰略,把特惠推向普惠,「很多人才要的不是你給我多少特殊待遇,而是要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