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妤庭/專訪
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向來競爭激烈的零售通路,紛紛投入電子商務市場,想藉此開拓客源、衝業績,就連全聯福利中心也不例外。但談到電商布局問題,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的想法卻很不同,他認為,電商的模型有很多,網路下單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如果「跟風」做「一樣的電商」,這樣不會成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前,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林敏雄接受雜誌專訪時,曾提到全聯福利中心在2020年業績上看2,000億元的秘密武器,就是現在最夯的電子商務,更喊出「1小時內到貨」口號,甚至遠比其他電子商務通路喊出的4到6小時到貨快更多,讓不少同業好奇全聯的下一步打算怎麼做。
徐重仁表示,電子商務是很熱門的話題,但就他的概念來說:「電子商務只不過是工具改變」。好比過去沒有網路的時代,消費者要用米,就是打電話向雜貨店訂貨,或是雜貨店知道每戶人家的人口數、用米速度,就知道在什麼時間點要去送米,「這是用人性功能想像顧客需求」。而現在透過電子商務,若員工下班就用網路下單,因此不論是電話或網路,「這都是一種工具」。
另外,徐重仁提到,過去研究電子商務時,看過很多不同的模型,更以日本3C賣場為例,日本有很多電器行,受到大型3C賣場衝擊,沒落為雜貨店,但3C賣場又因電子商務生意大受影響,結果有很多電器行反而變成接單中心,提供冰箱、電視等代訂、安裝服務,3C賣場則拉貨賣給電器行,形成成了另一種商業結合模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日本的例子外,徐重仁進一步舉例,像是居家用品賣場B&Q其中一種店型就是以體驗為主,店內擺設多種工具,消費者可前往試用後,再直接下單,屆時就會將該產品送到府。他說:「這也是一種電商模式,不一定要在電腦下單才是電商」。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可發現徐重仁所提出的電子商務很不一樣,他指出,全聯福利中心的據點密度高,第一步可先從單店做起,透過電話提供附近消費者送貨到府服務,並強調「不用一定要先有電腦系統」。
儘管不是從網路開始著手做起,但徐重仁強調,這樣的作法不是否定電商,而是「不是馬上去做『一樣的電商』,這樣不會成功,一步步去做,做起來就很紮實」,所以等到資訊系統建立起來後,才會朝向網路為主的電商走。未來可能就如同比薩業者提供消費者下單服務,接到單子後,再由core center再發給接近消費者住家的門市外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