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她怎麼做到的? 羅素如賣蛋捲助820個弱勢家庭

▲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俊權(右)出席頒獎。(圖/記者蕭玗欣攝,下同)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

由羅素如和12位課輔老師、15名工作人員組成的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創辦12年來在人力資源和經費不足狀況下換過3次辦公室,只靠著自己做的餅乾和蛋捲換取微薄利潤,10幾年來在三芝、石門地區幫助近93位學童和820個弱勢家庭,讓他們從貧困中重新站起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獲104年社教公益團體獎,是團體獎獲獎名單中規模和組織最不起眼的協會,卻在沒有政府經費補助下,在三芝、石門地區幫93位助弱勢學童和820個家庭在生活上重新找回自信。

▲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創辦人羅素如(右二,穿深色衣服者)

「很多人會問我怎麼做到的?人這麼少、又沒有經費來源,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事實上,羅素如和幾位特教老師幾年下來,都只靠著自己做的餅乾、蛋捲所賺的錢,以及聯合勸募協會的經費補助讓協會繼續運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創辦人羅素如回憶12年前,協會是由幾個特教老師自主發起的,一開始只有一張辦公桌和一位工讀生。最困難的情況下還曾經付不出工讀生的薪水,只好靠著幾位弱勢家庭的媽媽做的包子和饅頭拿出去賣,才能繼續撐下去。

羅素如說,幾位老師發現三芝和石門是新北市酒癮和毒癮比例最高的地區,資源也比較貧乏,弱勢家庭數目多,所以決定來此服務。「很多單親媽媽沒有一技之長,所以我們教她做餅乾、摺蓮花,然後再幫忙拿到網路上賣、成立屬於自己的品牌,讓他們能養家活口」。

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主要以設籍新北市三芝區和石門的弱勢家庭和學子(包含單親、新住民、更生人、被害者家屬、隔代教養的經濟高風險家庭)為服務對象,內容包括發放物資、技職培訓課程、居家訪視、課後服務、社福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