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采薇/台北報導
學測成績即將放榜,志在讀醫的大學準新鮮人,填系是他們最茫然的選擇,即使萬中選一,讀了不適合自己的科系,猶如身在地獄;而媒體報導指出,每年近35%的大學生選錯系,其中 25%的人表示想轉學或轉系,因此,如何選擇「適才適性」的學系,是這些大學準新鮮人的困擾。於生物醫學領域聞名的陽明大學,與中研院合作首辦「大一大二不分系」,為培育「跨領域」的生醫人才,開辦至今成績斐然,學生的反應好評不斷,今年更首創「物理治療系六年學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醫產業國際醫療產值翻倍 生醫人才搶手
被譽為廿一世紀的明星產業的「生物科技」,全球前景普遍看好,國內外媒體報導指出,生醫相關的國際醫療產值翻倍,政府自2009年起也致力推動「生技產業(鑽石)起飛行動方案」,在創新藥品、醫材研發、醫管服務等,至 2015 年已提升整體生技產業,產值竟高達2,886億元,總產值可由目前的 2.16 兆元,於 2020 年將提升至 3兆元,預計成長 38.9%。蓬勃發展的生醫產業,將帶動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符合趨勢且活用知識的「跨領域」生醫人才,也成為各產業競相爭取的對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應生醫產業的未來趨勢,具「跨領域」能力是必要的競爭條件。陽明大學副校長高閬仙認為,未來醫療體系將朝向「醫療團隊」來發展,而非專科醫師獨大的傳統模式,因此,「跨領域」學習能增強團隊的溝通及合作,全方位的發展,有助銜接將來踏入職場;她也表示,生醫人才須具備紮實的基礎科學知識,因應數位時代及大數據運用等資訊課程,並設計許多實驗課程,深化學習內容,在前兩年奠定完整的基礎科學教育,大三再投入生醫領域做適性發展。
首創「物理治療系 6 年學制」 培育多元發展的能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陽明大學啟動「跨領域人才培育計劃」,包括: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醫學系B組( 7 年取得碩士學位),今年更首創的物理治療系 6 年學制;而大一、大二不分系以延緩分流,先修習完整的基礎科學課程,重新整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內容與教法,成為「整合科學」、「資訊與數據科學」與「基礎生醫科學」等3 大系列,大三時再分流投入「臨床、科學研究或生技產業」的領域。
校方與中研院合作「跨領域」課程,開設「人文講座」且強化通識課程,議題涵括歷史、經濟、藝術等,這也是中研院首次參與大學部的人才培育計畫,校方期待學生走出校園,感受全國最頂尖學術研究機構的氣氛,文理並進的思考模式,讓學生「適才適性」的發展。
因應將來高齡社會及全人化健康照護的需求,培育具備「全方位照護」能力的物理治療專業人才,物理治療系將於105學年度(2016年8月起)招收 6 年制學生,原 4 年制課程將停招。課程設計除加強基礎及專業訓練等課程外,同時強化實務場域的實習,強調以人為本的全方位醫療保健體系(預防保健、疾病醫療及持續照護)之專業教育,並以輔助科技相關的工程課程。
實地採訪陽明大學大一大二不分系、醫學系B組及生科系的學生,當初選擇該科系的原因,多數人表示當初「志向不確定」,而本身就喜歡生物,「不分系是個緩衝」,因此決定選擇生科研究成績亮眼的陽明大學,同時校方也提供優渥的獎學金,鼓勵具有數理優勢的學生,鼓勵優秀學生就讀。
跨領域、適才適性的學習 學生反應佳
陽明的學生就讀大一大二不分系的感想,多數表示「實驗課好玩」,非純粹講理論而是「實作」,對於課程的理解較快,且不侷限於理論,而是反思有無其他可能的因素;生科系的柳乃云表示,現在的多元接觸是一種福利,對於「跨領域」學習充滿信心與期待;就讀大一大二不分系的熊希敏也說:「透過不分系的教育打下深厚基礎,可以緩兩年再選擇專業,深入了解各領域之後,未來也比較不容易選錯專業方向。」
對於「跨領域」課程與中研院的人文講座,陽明的學生紛紛讚聲不斷!像是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吳明軒,他因為「跨領域課程與中研院的人文講座」而選讀陽明,並期待升二年級時選讀研究員彭小妍的「華語電影與小說」課程,體驗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的氛圍;以及醫學系B組的學生洪邦喻表示,自己有寫部落格的習慣,期待明年到中研院修讀「華語創作與小說改編」課程;而生科系的曾子預也認為,透過大一大二奠定基礎科目的能力,未來期望除了生物之外,再找到第二個興趣,結合兩個領域發揮雙專業的優勢,而透過台聯大系統,更能連結清大、交大、中央的課程與資源,進行更廣博的學習接觸!期望朝著「雙專業的π形人才」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