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自然》(Nature)雜誌2日發表的一篇行星科學論文指出,法國科學家基於最新的地貌證據,重新解釋了火星早期的地質歷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火星擁有「太陽系大家庭」中最大的火山岩組:塔爾西斯地區(Tharsis),這是一片廣闊的高原,在37億年前開始形成,其在火星表面上形成了一個明顯隆起。塔爾西斯地區今日處在火星赤道位置的原因,是火星相對於其旋轉軸線進行了重新定位,即真正的極移(地極移動)。
之前已有科學家提出,塔爾西斯地區在諾亞紀(Noachian period,41億年前到37億年前)晚期形成,並且對火星上山谷的走向產生了影響。
這次,巴黎第十一大學的布雷(Sylvain Bouley)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透過建造模型,對塔爾西斯火山地區形成之前的火星地貌進行了重建。 他的研究結果顯示,火星的山谷網路走向並不需要塔爾西斯地區的出現,當時火星上的降雨和山谷形成有可能是跟塔爾西斯隆起同時發生的。
研究同時發現,火星在距今37億年到30億年前的赫斯珀利亞紀(Hesperian Period),有著長期的火山活動。研究人員認為,在塔爾西斯隆起形成時火星上有降雨和降雪,由他們構建的火星年輕時的模樣:新地貌圖,可以為研究火星地質史的前10億年提供一個新的框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