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權輪替卻沒有新的文化政策,讓蘇麗媚為台灣的文化發展感到焦急。(圖/夢田文創提供,下同)
記者顏賽芬/專訪
2014年,夢田文創一次勢單力薄的坎城電視節經驗讓創辦人蘇麗媚感覺台灣文創在國際上「像孤兒」,對比韓國在會場中顯眼的看板,全場1700多家廠商中,僅有少數台灣作品參展,讓她「既可悲又驕傲」。選舉的激情過後,獲網友推舉為理想文化部長人選之一的蘇麗媚第一次公開迫切發問:新政府的文化政策到底在哪裡?
蘇麗媚認為文化是全國產業的基底,「最近地震就是因為一樓不夠堅固,所以建築容易倒,文化就是一樓,一樓蓋不好,怎麼往上蓋都沒有用,因為它隨時會倒。」眼看政黨輪替,文化政策卻未因此得到新的關注,鮮少評論政府作為的她憂心地提出幾點看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政府文化經費的分配比例應該提高
蘇麗媚表示,「我們整個國家資源在文化的配置上是最不可救藥的,政府把文化的資源配在最弱勢的地方,而且分配到最少,套一句童子賢常分享的,鋪一條人行磚都可以花2.5億,投資在文化的經費比例幾乎不到十分之一。如果說過去台灣IT能夠陪伴我們20年的經濟發展,未來呢?可能是文化,但是我們現在花在紮根文化的預算竟然是少之又少,甚至於沒有,都在應付現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以政策鼓勵企業挹注文化產業
蘇麗媚認為,文化要成為產業力這件事必然要由民間來推動,但是文化產業要成為能長遠發展的活水,得靠政府擬出配套政策,「比方說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對企業的鼓勵方案等,有很多的配套可以讓有資源、有經驗的企業願意把很多的可能性到文化的環境裡,但是當這些政策不夠完備很難讓文化的產業有好的正向循環。」
在蘇麗媚眼中,企業對文化產業的幫助不應只是金錢的挹注,「還包含通路、市場的經驗、談判的經驗、國際市場的經營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新政府盡快擬訂文化政策
近年來,蘇麗媚在夢田文創陪伴很多年輕創作者創業,過程中看見要把這些青年的作品推向國際有多麼辛苦,「我們必須把這些青年的創作帶出去,但是怎麼去?過去南韓都已經花了15年的時間紮根了,現在根紮得這麼好以外,他們還懂得自省,不斷的在調整,我們卻連紮根的事都還沒動手開始。」
蘇麗媚表示,「國家領導人不能沒有文化政策,新政府即將接棒,如果現在沒有,代表未來兩年看不到希望,因為從有政策到有方案、再到落實、到執行,前前後後起碼要2年,所以可以預估我們又要落後2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