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5日在「台灣防空建議報告」中指出, 台灣防空作戰規則應做出根本性改變,讓「幻象2000」、「F-CK-1經國號」等戰鬥機退役後,將資金用於購買大量防空導彈系統;但大陸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報導指出,台灣最可靠的投資準則就是「別在武器上投資」,並考慮如何主動改善與大陸的關係,否則裝備再多的先進防空導彈,最後也會落得第二個「貝卡谷地」空戰的下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統蔡英文先前表示,要將國防產業列為「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之一,未來台灣的軍備或武器採購時,只要能夠自製,將會要求一定要從國內採購,讓台灣產業有發展空間。蘭德公司在長達172頁的報告中提到,台灣面臨世界最複雜的防空難題,不能「簡單地依據其他國家如何加強防空,然後以此來指導部隊建設」,原因正是「解放軍發展一系列威脅台灣戰機的系統」,而解放軍大規模採購新型戰鬥機、地對地彈道導彈、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和轟炸機的速度並未放緩,在幾小時內就足以摧毀台灣空軍基地,「在被炸成月面的跑道上,沒有一架台灣戰鬥機能倖存或者可供部署。」
報告中也指出,將大陸與台灣的戰機性能相比,解放軍目前的殲-11B升級型(殲-16)已裝備性能強大的「霹靂-15」空對空導彈和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夠成為改變局面的戰機,且他們還採購俄羅斯蘇-35戰鬥機,自行研製殲-20和殲-31以及無人作戰飛機,「只有第五代戰鬥機,例如美國的F-22和F-35,才能反制數量占優勢、由意志堅定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操縱的殲-16等第四代戰鬥機。」
此外,蘭德公司也表示台灣的空軍基地容易遭到導彈攻擊,且戰鬥機數量不僅處於下風,性能上更無法與解放軍最新戰機相比,而台灣長期要求採購新型F-16C/D戰鬥機和F-35B垂直起降戰機,但美國政府只同意為老式F-16A/B進行現代化升級,因此在面對佔據數量優勢的解放軍殲-16戰機時,台灣現役戰機的生存力極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蘭德公司則提出4項破除窘境的方案。第一種是作為對比的「基準型」:保留台灣全部328架現役戰鬥機;第二個方案為混編部隊:保留F-16,退役「幻象2000」和「經國號」,節省的資金用來組建4個「愛國者」導彈連和21個使用AIM-9X和AIM-120導彈的「防空排」;第三個方案是退役所有戰鬥機,轉而購買57架新型F-35B;第四個方案也是幾乎將所有戰鬥機退役,只保存50架F-16,同時重點組建包括13個新型「愛國者」連和40個「防空排」等地空導彈。
「戰鬥機並不是台灣防衛領空的唯一方案,對解放軍來說,目標小且可機動移動的防空導彈是難以輕鬆反制的」,蘭德公司解釋,台灣現有的「愛國者」和「天弓」中程防空導彈需要生存力更強的短程防空系統作為補充,若依靠如位於東引島和淡水的「天弓-2」等固定雷達的防空系統,在解放軍第一波攻擊中就會被摧毀,但新型短程防空導彈不但造價低廉,還能對抗戰鬥機和巡航導彈,並具備與多個目標交戰的能力。
蘭德公司另提供三個假想作戰場景進行戰術推演,用以驗證上述4種方案的效率高低。其中第一個是爭奪制空權,兩岸空軍發生有限的空對空戰鬥;第二個是「發洩性打擊」,解放軍對台灣本島猛烈攻擊,意圖清除台灣的主要防禦力量,台灣則尋求讓解放軍戰鬥機付出更多代價,同時維持大部分防空能力;第三個是「入侵防空」,台軍需要應對解放軍的大規模進攻。報告指稱,解放軍導彈在各種假想中都徹底壓制住台軍戰機群,「除非F-35B方案被採納」,最終,第四個方案「建立地空導彈主導型」部隊則被認為最合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美國《防務新聞》5日認為,從政治角度看,美國政府早已否決台灣採購F-16C/D的申請,因此台灣要採購更先進的F-35B更是「不可能的方案」,且目前F-35要優先裝備美軍,然後是諸多參與投資的盟國,若要提供給台灣至少是10年後的事;此外,讓台灣放棄戰機部隊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因戰鬥機部隊一直是台灣空軍的驕傲和士氣來源,根本不可能淘汰所有戰鬥機。
一名不具名的大陸軍事專家則表示,美國的這類方案實際上是給台灣「挖坑」,讓美製武器獨占台灣市場;事實上,台灣不應該在買什麼武器上糾結,而是應該考慮如何主動改善與大陸的關係,避免與大陸的衝突,否則即使裝備再多的先進防空導彈,也只能落得第二個「貝卡谷地」空戰的下場。
以色列在1982年時,趁著兩伊戰爭進入緊張階段,英國和阿根廷也在南大西洋發生馬島戰爭(或稱福克蘭戰爭、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以「駐英國大使遇刺」為由入侵黎巴嫩,使得與以色列積怨已久的敘利亞擔心下一個遭受攻擊的目標會是自己;以色列在3天後便出動近百架飛機,對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的薩姆-6導彈陣地發動一次閃電般空襲,只用6分鐘就讓敘軍的薩姆-6(SA-6)導彈陣地化為一片廢墟,被稱之為「貝卡谷地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