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
台科大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年,配合通識課讓學生演出音樂劇,重新詮釋《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等莎士比亞經典名劇。台科大建築系廖得宇認為,在整個籌備過程中改編劇本是最困難的,因為原著跟改編的作品本身有許多相異處,要將兩者混在一起重新編排本身有很大的難度,每天都會花4個小時排練,從演員位置、音樂安排、劇情架構,過程中遇到許多挑戰但很有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指導教授王維君表示,讓學生分組選擇一部莎士比亞原著,並再選出由該原著改編的現代作品,透過原著及改作,可以讓學生更加認識莎士比亞,從各種版本中吸收不同的創作元素,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文化差異。
演出《仲夏夜之夢》的台科大材料系李建德說,研究改編作品除了能幫助理解原著內容,也能發掘更多創作元素。他說,以前雖然聽過14行詩、奧賽羅等有名的作品,但不知道那些都是出自莎士比亞之手,籌備音樂劇後才發現這些名劇都是莎士比亞寫的,也對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有了更多認識。
台科大也推出「一代劇翁,哪句最莎?」系列活動,將學校22個柱子貼上莎士比亞名句,不少學生駐足觀賞,同學們也可從22個莎士比亞名句中票選出最喜歡的句子。獲得最高票的是來自哈姆雷特的「世間事無好壞,全看你怎麼想」(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其次則是出自《羅密歐與茱麗葉》「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台科大配合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舉辦活動,讓台科大學生能認識莎士比亞的文學成就,雖然台科大是比較偏向理工的大學,但莎翁是經典,透過有趣的活動、生活情境的布置與通識課程的搭配,也能讓台科大師生輕鬆認識莎士比亞名句,學習優雅的英文。
台科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游適宏教授表示,一般大學生多半都聽過莎士比亞的名句或劇作,但是卻有可能不知道這是莎士比亞的作品,或是名句的出處;《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茱麗葉》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劇本,而「該忍辱偷生,或是一死了之?」(To be or not to be)則是同學們最為熟悉的句子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