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 – 前進印度》
文/蔡百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度正在崛起,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還沒有動作,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生汪尚柏卻早已取經回國,「我唸經濟的,印度有12億多的人口紅利,就想去看看它的經濟發展。」於是,他捨棄歐美名校,去年7月來到印度最頂尖的「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ITD)當交換學生,見識這個成長率逼近8%的經濟體。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錄取率只有2%,能夠考上的,是印度菁英中的菁英,也因此,頂著「印度理工學院」的光環,汪尚柏在印度各地旅行,介紹起學校時,常引來印度人拉高音「哦」的一聲讚嘆。
IT是印度最發達的產業之一,而「印度理工學院」正是印度培育科技人才的搖籃,汪尚柏強調,一年的學費約台幣4萬多,跟清大不相上下,以印度相對較低的消費水準來說算相當高,但畢業後薪水的投資報酬率也高,「畢業生在本土公司找一份中上的工作,月薪可以有15萬盧比(約台幣7萬多),一個月就可以繳掉1年、甚至2年的學費。」一般人的平均月薪則是6、7000盧比。
不難想見,在「印度理工學院」唸書有多競爭。在德里分校的10位國際交換學生中,汪尚柏是來自亞洲的唯一、也是第一位學生,他表示,一個法國來唸電腦的學生即叫苦道,在這裡唸一年的量,等於在法國唸二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印度經濟表現耀眼,展現極大的潛力,然而台印雙方卻高度缺乏交流,來印度唸書的台灣學生更是寥寥可數,訪問包括汪尚柏在內的少數赴印台灣學生,都認為多數台灣人對印度仍存在負面的刻板印象,認為治安差、強暴多,是國人卻步的原因之一。
汪尚柏表示,家人也曾因此反對他去印度,但他從未遇過搶劫或偷竊,「這個國家人真得太多了,外國人會被多看幾眼,可能心理會緊張,」一般認為安全的歐洲,他卻反而曾經在法國打工換宿時,被一群年輕人包圍索錢,「印度是會心理上感覺危險,實際上不會發生事情。」
在一年的生活期間裡,汪尚柏的觀察所得,是印度快速發展的腳步。最大的變化是手機網路,「去年剛到的時候,許多都市邊緣的地方都沒有訊號,一年後都有了,鋪設網路的速度真的很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汪尚柏說,僅管行前有心理準備,學校的衛生環境之差卻仍然令他非常驚訝,到德里的第二個禮拜就中鏢,得了登革熱。「印度理工學院」也是電影《三個傻瓜》故事背景的學校,但是「裡面的宿舍比電影裡的還要糟10倍,糟到會得登革熱。」
於是,學校7月開學,到8月學生就少掉4分之1,「後來才知道,沒來的都得了登革熱。」汪尚柏指出,師生們習以為常,這時候不出席也沒人會過問。
德里的夏季高溫可飆到近50度,宿舍裡卻只有風扇、沒有冷氣,炎夏的適應也是外籍學生的一大考驗。
衛生環境和氣候的挑戰這麼大,問他來印度頂尖學府唸書的好處是什麼?汪尚柏認為,印度接下來將是領導世界的新興市場,同時還是文明古國,台灣學生來了,對暸解未來潛力市場和古文化都會很有收穫。再者,學校的招牌大,且學長姐遍佈世界各大企業,更是極有用的人脈網絡。
至於如何吸引更多的台灣學生赴印度就讀,前印度外交官、清大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方天賜認為,可鼓勵更多學校簽交換協議之外,也必須增加誘因,無論是獎學金加碼,或者外交部推動的打工渡假,都可以配合更高戰略的新南向政策,鼓勵年輕人多去東協和印度就學或工作。
►更多政治影音、報導,請鎖定【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