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長久以來,華人社會的「溝通」,通常是指「上對下、強對弱」的交談,強迫較為弱勢的那方,要聽從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要對方從「不要」轉為「勉強接受」,即使只是表面上的認同,強勢方就認為達到「溝通」目的了。
我們都知道「代溝」問題,與年輕的世代,與時尚潮流的次文化…等等,很少有人願意正面接受並去解決,也不能說完全都是誰的錯,不過「怎麼起頭」確實是個難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聆聽孩子的內心想法
既然是溝通,就是雙邊的互動,兩邊得都放下手邊的事情,專注於討論。讓孩子開口比較難,家長可以先從關心開始,「最近你喜歡的那個偶像怎樣怎樣」,再引導孩子開口,慢慢切入家長想討論的議題。
當孩子說出他的困難時,請聽他說完,而不是嫌煩,或是嘲笑他「這個有什麼好在意的!」在孩子面前,父母永遠都是強勢的那方,他會願意誠實地全盤托出,已經是鼓起所有的勇氣了,他相信你,才能侃侃而談。
2、同理心設想孩子的處境
「溝通,不是強迫孩子接受你的言論!」所以我們必須設想孩子碰到的難題,或者他有什麼疑慮,家長要去站在他的立場綜觀,而不是強壓著孩子低頭,「我說什麼就是什麼!」這絕對不是溝通,這是霸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帶著孩子參與決定
我們都知道,越重視一個人,你會越倚重他的決定,對孩子我們常常會有「不牢靠」的擔心,也因此讓孩子覺得「不管我說什麼,你們也不會聽進去!」讓他們一起決定,會產生家庭的向心力與信任感。
最後,不管結果如何,都要鼓勵孩子,就算共同參與的決策是失敗的,但仍可以說:「雖然我們這次搞砸了,不過你的意見很好,或許下次我們可以用在別的地方!」不用去否決孩子的想法,也不要將失敗的結果讓他一個人承擔,如此一來,孩子將會更願意參與對話,「代溝」問題也會越來越小喔。
★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婚媽媽「焦糖綠玫瑰」,從小在傳統菁英教育之下成長,心思細膩敏感的我,如何教養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兒DAHLIA呢?一個人又是怎麼邊工作邊照顧小孩?期待與您分享我們的生活與堅持。歡迎加入「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粉絲團、「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您有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