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移民看完病返回診室再問 醫怒斥:這裡不是中國

▲醫生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最近有一段影片在網上引發討論,一名媽媽帶著20個月大的女兒在新加坡一家診所就醫,因為不太確定藥物的服用劑量,就返回診所,想進診室再詢問醫生,結果被醫生拒絕,醫生還說了一句「這裡不是中國」,雙方發生爭吵,甚至驚動警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與大家分享新加坡的醫生有多囂張!」影片錄製者Paul Chong是一名地道的新加坡人,而他的妻子是一名來自中國的新加坡移民。事情是這樣的,Paul Chong的妻子帶著高燒39.5度的女兒到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拿完藥離開診所後,英文不好的她不太確定藥物的服用劑量,於是回到診所想再向醫生詢問,結果被拒絕。

醫生認為,這名母親不能隨意闖入診室,雖然她的女兒發高燒,但診所裡還有其他病人在等候排隊。醫生指出,女子用各種方式辱罵,還對診所的員工進行騷擾,於是他就告訴對方「這裡不是中國,要看醫生是要按照規矩掛號排隊的」。

不過,Paul Chong說,妻子並非硬闖,而是事先敲過門才進去。他表示,妻子只是關心女兒,害怕理解錯誤藥物劑量,所以才回頭詢問,無論如何,醫生也不該說出這樣帶有歧視性的話語。

根據影片,醫生說要報警保護自己,之後也可以聽到他們有提到員警在現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片引發討論,有網友認為醫生沒素質,不該針對中國,「醫生不講理,沒弄清藥量,問一句也不耽誤時間。」當然也有人支持醫生,表示不排隊闖進去的確不對。

而上海《澎湃新聞》報導,光看影片很難真正瞭解前因後果,但針對患者走出診室又返回診室這個現象,的確有話可說。報導引述在鹿特丹醫學院外科工作過4年的吳舟橋醫生指出,影片迎合了一部分「不想排隊」、「想插隊提問」的人的心態,不少人覺得就問個問題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但實際上問題都是連環的,一般患者衝進診室,永遠不會只有一個問題,耽誤的真的不止幾秒。

報導說,其實「時間」並非這個問題的重點,不經同意就進入診室的患者A,可能還會影響到已經在診室裡的患者B的心情,如果A不停提問,醫生又要依次解釋,有時又會引發A和B之間的矛盾。

一位上海的超音波科醫生就透露,工作時間如果鎖門檢查,時不時就會傳來響亮的拍門聲,讓醫生速度快一點;如果不鎖門,分分鐘就有患者會衝進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吳舟橋也表示,通常國外的醫生在看病時,會多問幾句「還有什麽問題嗎」,如果患者有一些疑問,在就診過程中,醫生都會解答,患者確定沒有問題離開診室後,下一位患者便會接上,那這一次診療也就算結束了;如果突然又有疑問,就以用藥的劑量為例,患者雖然不用再次排隊,但至少也得經過同意後才能進入診室。

報導最後強調,新加坡醫生如果不指名道姓說「中國」,只是提醒需要守規矩排隊等候,或許也不至於引發這次事件,「可當你被戳到痛腳卻又無力反駁的時候,是否也該思考一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所謂入鄉隨俗,規矩是要遵守的,尊重也是相互的。」

▼在臉書流傳的影片

▼在大陸流傳的影片(騰訊視頻)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