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北韓在領導人金正恩的指令下,12日向朝鮮半島東海方向試射「北極星2號」(Pukguksong-2)導彈,此舉再度引起國際對半島和平的關注。中國官媒《環球日報》刊登文章指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讓「維護和平」優先於「無核化」是錯誤的,半島無核化是半島「維穩防戰」的前提和保障,沒有「無核化」,半島和平穩定就無從談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指出,北韓核武裝為美國武力打擊提供最有力的藉口。對美國來說,核導彈遊戲北韓一旦玩過了頭,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它就會不惜動武加以制止。在這種狀況下,必須採取堅決果斷措施,拆除「朝核」這顆定時炸彈的引信,打掉美國動武的藉口,從而消除戰爭危險。因此,半島無核化在當前已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重中之重和當務之急,非如此便難以做到止戰避亂。
文章強調,近來中國政府暫停進口北韓煤炭,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中國當前應當做也能夠做的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半島無核化方針,克服各種阻礙,堅決、嚴格履行安理會決議,通過讓北韓感到「疼痛難忍」的制裁與國際無核化陣線的行動相配合,打消其幻想,從而迫其選擇棄核和回歸對話解決的正軌,走上謀求國家長治久安的道路。
無核化是半島和平穩定的前提和保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曹世功/中國亞太學會朝鮮半島研究會委員
《環球時報》2月23日刊登閻學通教授(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題為《外部威脅尚不足以顛覆中國崛起》的文章(以下簡稱《外部威脅》),對中國崛起的安全環境做了全面精到的分析,顯示出論者的戰略眼光,讀後很有啟迪。但該文模糊堅持半島無核化的重要性、緊迫性的看法,認為中國只能在對華「友好」或「不友好」的有核朝鮮中做出選擇,無核朝鮮已不可能成為選項。這一觀點值得商榷。
「維和」優先於「無核化」是錯誤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部威脅》一文說,在朝核問題上中國有「維護和平」和「無核化」兩個不同的利益,由於中國「有能力防止半島發生戰爭,但沒有能力消除朝鮮的核武器」,因此,當二者發生衝突時,中國需要進行「優先排序」。具體排序方法作者沒說,但顯而易見是將「維和」作為優先選項,讓「無核化」服從於「維和」。
筆者認為,中國堅持的「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平穩定、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的三項原則是有機的統一。其中「半島無核化」是「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的途徑和條件,「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既是最終目的,也是實施原則。這一原則的基本作用是制約各種「亂作為」,以防「生戰生亂」,絕不意味著為了避險,允許在,「無核化」上「不作為」。 《外部威脅》一文將「維和」同半島「無核化」對立起來,認為二者衝突時應當首選,「維和」,而將半島「無核化」置於可急可緩甚至可有可無地位,這是錯誤的。
半島無核化是半島「維穩防戰」的前提和保障,沒有「無核化」,半島和平穩定就無從談起。朝鮮「擁核」成為半島和平穩定的重大現實威脅,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 「多米諾骨牌」效應和軍備競賽,是朝鮮「擁核」對半島和平穩定的潛在威脅,那麽,它所帶來的巨大現實安全威脅正在步步逼近。
美國目前以應對朝鮮核導彈威脅為借口,正在加快部署薩德;在引進更多的戰略武器的同時,大力強化美韓、美日同盟,甚至不排除對朝發起武力打擊。一個時期來,學術界和國際社會對「美國可能對朝動武」的憂慮不斷上升。去年12月27日,閻學通教授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曾預測,特朗普(川普)執政期間,不排除「轟炸朝鮮核設施的可能性」。在這種形勢下,繞過無核化能夠實現「維和防戰」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朝鮮核武裝為美國武力打擊提供了藉口和由頭。對美國來說,核導彈遊戲朝鮮一旦玩過了頭,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它就會不惜動武加以制止。在這種狀況下,要在半島「維和」,一般地做好「反戰」、「備戰」、「避戰」各項工作已經不夠,更要先手著棋,謀求根本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必須採取堅決果斷措施,拆除「朝核」這顆定時炸彈的引信,打掉美國動武的藉口,從而消除戰爭危險。因此,半島無核化在當前已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重中之重和當務之急。非如此便難以做到止戰避亂。
伴隨著崛起,中國在半島的防戰止戰能力確有長足增長,但是,恐怕還不能說這種能力已達到能夠掌控和駕馭半島形勢的程度。中國不容許半島生戰生亂,是一個堅定的態度,然而戰爭機器和主導權並不掌握在中國手裡。對此,朝鮮也不要指望中國為其「背書」。
半島無核化機制依然存在和運行
《外部威脅》一文說「中國沒有能力消除朝鮮的核武器」,不錯,但也並不完全。單靠中國一家當然不可能實現半島無核化,但是,朝鮮的核武問題已經引起多方關注,國際社會對此已有共識,如果能夠做到步調一致和戰略正確,半島無核化目標完全可以預期。中國在半島無核化陣線中不占據主導地位,不應強加給中國無力承擔的責任,但中國發揮與自身地位相適應的作用則理所應當。
應當承認,由於種種因素限制,中國的作用受到影響。近來中國政府暫停進口朝鮮煤炭,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中國當前應當做也能夠做的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半島無核化方針,克服各種阻礙,堅決、嚴格履行安理會決議,通過讓朝感到「疼痛難忍」的制裁與國際無核化陣線的行動相配合,打消其幻想,從而迫其選擇棄核和回歸對話解決的正軌,走上謀求國家長治久安的道路。中國堅持中朝友好的基本方針,與堅持半島無核化並不抵觸。中國的作用就是促使朝鮮幡然悔悟,改弦更張,完全是正能量。
《外部威脅》一文還認為,由於朝鮮「擁核」大政方針已定,「無核武器的朝鮮」已不複存在;中國只能在「對華友好的有核武器的朝鮮」和「對華不友好的有核武器的朝鮮」當中二者選一。文章給出的政策選項傳遞的是「無核化失敗論」的聲音,主張中國接納一個「有核的朝鮮」。在當前急需推進半島無核化的關鍵時刻,這些論調不合時宜並且有負面影響。
朝鮮確實有著強烈的擁核意願和決心,但判斷其目標能否實現卻不能單憑這些,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形成的嚴重制約也必須看到。換句話說,判斷半島無核化是否失敗,不能只看朝鮮當局宣示的決心,也不能單看所遭遇的挫敗,更主要的指標是國際社會的態度。當前國際社會反朝核立場堅定不渝,半島無核化機制依然存在和運行,對朝鮮核武裝進程形成巨大牽制。在這種形式下怎可斷定無核化失敗?況且,目前朝鮮核導能力雖有迅速進展,但離最終「化蛹成蝶」還有一段距離,給它戴上「有核國家」的桂冠是否有些過早?
閻學通教授近年來一直倡導「道義現實主義」,道義現實主義的基礎是堅持國家利益的原則,但主張通過承認擁核與朝鮮交好卻違背了這一原則。應當冷靜地看到,接納「有核武器的朝鮮」雖然可能成為短暫拉近中朝關係的「黏合劑」,但對中國國家利益的損害更為巨大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