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5度以下 中國科考隊在5千米唐古拉冰川取冰芯

中國科考隊在5千米唐古拉冰川取冰芯。(圖/翻攝自新華網)

▲科考人員前往冰川進行研究。(圖/翻攝自新華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近日派出一支14人的的科考團隊,進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冰川活動,主要目的是前往唐古拉冰川末端鑽取古老冰芯並觀察冰川與附近環境變化。科考隊計劃在一個月內分別前往唐古拉山脈的4個考察點進行考察,包括唐古拉冰川、普若崗日冰川、各拉丹冬冰川東北部及西南部湖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徐柏青,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江湖源綜合科考協調組組長、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隊隊長。這次科考的任務是鑽取冰芯,研究冰川的收支變化;在江、湖源頭進行冰川徑流觀測;用探地雷達對冰川進行測厚觀測;研究冰川變化對江湖源區湖泊快速擴張的影響以及冰川變化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海拔5150公尺的藏北唐古拉冰川營地進行分析與研究,當地的天氣相當嚴峻,夏季夜間溫度低至零下,冰上作業溫度在攝氏-5度以下,高寒缺氧、條件艱苦,這些對一個每年野外工作兩個月的冰川學家來說,早已司空見慣。徐柏青說,「這裡不算高,在考察希夏邦馬達索普冰川、慕士塔格冰川時,我們曾經在海拔7000多公尺處的冰芯鑽取點紮營。」

▼科考人員前往鑽取冰芯途中準備過冰河。

徐柏青表示,此地天氣變化快速,科考人員常面臨暴風雪、低溫、受凍甚至迷路等危險,「帳篷被大風撕成一條一條是很常見的事。」他更表示,野外作業有時還會遇到野獸,「在唐古拉冬克馬底冰川,科考隊營地兩次被棕熊襲擊,棕熊把營地搞得一片狼藉、幾成廢墟。」

除此之外,徐柏青表示,因為季節因素,使得取冰芯的工作更加困難,「由於夏季山區溫度較高,冰川表面積雪以下暗藏大量的冰裂隙、冰湖和冰河,給人員往來、物資運輸帶來極大風險,冰川頂部的冰芯鑽取以及雷達測厚工作,不得不放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也提到,「我們只能選擇在冰川末端鑽取古老的冰芯,運用新技術研究冰層的年齡,並通過對其年齡變化的不斷分析,預測這條冰川未來的命運,這是研究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很重要的基礎。」按照計劃,科考隊完成在唐古拉地區的工作之後,將前往普若崗日冰川繼續進行考察工作。

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青藏高原,為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多條江河的源頭,被喻為亞洲乃至北半球氣候變化的「啟動器」和「調節器」,境內生態系統類型多樣,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世界上山地生物物種最主要的分化和形成中心。

▼徐柏青在觀察冰芯之後,初步判斷冰川區域的氣候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