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寄養家庭是許多兒少的避風港,但年輕人大多是雙薪家庭、又困在高壓低薪的環境中,連自己的生育率都年年下降,更不用說擔任寄養的任務,也讓寄養家庭的年齡層偏高、只要有人退休或不想做了,就造成「家庭荒」;隨著現代發達,寄養兒的背景也越來越複雜,讓寄養家庭越來越難招到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褔部統計,到去年底還有1299個執行中的家庭,但儲備家庭只有278個,各縣市平均不到10家,其中嘉義市、金門縣、澎湖縣最少,分別只有7、4、2個,面對越來越多的受虐、遺棄等需要安置的兒童,產生「入不敷出」的現象;再加上寄養家庭可以申請「喘息停止」,暫時休息一段時間,也讓媒合越來越艱難。
雖然各縣市都有補助一個月1.5~2萬不等,但寄養家庭要負責的不只是生活開銷,還有協助兒少的心理輔導、家庭照護,等於是「建立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來修復受傷的心」;會到寄養家庭的兒少可能對寄養家庭有敵意、甚至拒絕接受,寄養家庭需要非常強烈的信心來建構完整機能,也容易感到挫折或無力。
流失率高讓辦理寄養的家扶中心很頭痛,但整體環境不好,有愛心的民眾很容易因為經費問題縮手,面對的負面能量也讓許多訓練完成的家庭退出,雖然「只要一點關心,也許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但並非每個人都有如此強烈的信心;桃園前年寄養家庭新招募12個,有8個停止服務,去年新招募9個,7個停止服務,只能希望大環境變好、讓民眾信心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