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
一位55歲男性,日前左上腹部痛了2個月,外加有輕微發燒症狀就醫,檢查後發現該名男子心跳過快、發炎指數上升,並出現脾臟膿瘍,甚至侵犯到胃體部,造成膿水流出,確診為類鼻疽感染。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平時喜愛赤腳在水池邊草地散步,研判受到汙染水源及土壤感染,最後切除脾臟及接受抗生素保命,症狀也不再復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義大癌治療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曾兆明指出,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病史,但無定期追蹤控制,且平常會赤腳在水池邊的草地散步。這次就診,除了有慢性腹痛,伴隨輕微發燒的症狀外,腹部電腦斷層顯示,脾臟及胃體部都有潰瘍,並確診為類鼻疽感染,其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痛楚或腫脹、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結腫大。
曾兆明說明,類鼻疽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它可以影響人類和動物,例如羊、豬、貓、狗等。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類鼻疽還會造成局部感染(例如皮膚膿腫)、肺炎、腦膜腦炎、敗血症或慢性化膿性感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可能通過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經皮膚損傷/傷口)、吸入受污染的微塵/水滴和飲用受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人傳人非常罕見,但可以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臨床上是以用抗生素治療,但慢性感染需要較長期的治療。
曾兆明醫師更提醒,罹患類鼻疽的高風險族群,包含長期病患,如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受到感染的風險會較高。另外,從事農務,實驗室和醫護工作的人士,也可能在職業環境中受感染。潛伏期通常可以短至2天,也可以長至數年之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預防方法:
1.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土壤。
2.進行有機會接觸土壤或泥水的活動時,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例如佩戴手套,並穿上水靴。
3.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後進行清洗或淋浴。
4.盡快清潔傷口,並以防水敷料覆蓋。
5.接觸土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6.注意食物衞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
7.外遊人士可透過戶外水上活動受到感染。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可減低受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