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的身心困擾 可尋求精神醫療的協助

▲成大醫院精神部戴瀅純醫師指出,現代醫學早已確認非異性戀之性傾向、性別認同及伴侶關係,並非精神疾病,亦非人格發展缺陷。(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精神部戴瀅純醫師指出,在精神科門診中,一直不乏帶著類似「同志」議題而來求診的個案,但現代醫學早已確認非異性戀之性傾向、性別認同及伴侶關係,並非精神疾病,亦非人格發展缺陷;因此,在精神醫療中,亦不會進行對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轉化或扭轉進行治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瀅純醫師舉案例指出,「阿清」是高二的男孩,被媽媽帶來門診,阿清低著頭一句話都不說,媽媽則是又急又氣地要求醫師好好導正阿清。醫師請媽媽暫時離開診間,阿清才拿出手機,秀出截圖給醫師看。原來阿清喜歡上隔壁班男同學,忍不住告訴了閨蜜,卻被閨蜜放上IG而傳遍全班,還被留了許多嘲諷留言,之後阿清開始頻頻請假不去上學…。

另一位男子在門診中起初是訴說其工作壓力造成的身心問題,但治療數月後情況並沒有改善,經深入詢問才知問題發生在該名男性患者的壓力源來自同性「情人」,患者難以忍受對方的情緒與行為,但這種困擾卻難以向旁心啟齒,所以不知如何處理而產生身心問題,這2個案例都透過身心醫療的作法,協助案例當事人克服難關。

戴瀅純醫師說,從2018年大選公投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與同性婚姻法案,到2019年的第748解釋施行法,多元性別議題在台灣引發了經濟、醫療、教育、宗教各層面的討論,一方面促進了全民對於同志族群的認識,當然也不可避免形成了歧見與傷害,在公投之後,問題也變得更為尖銳急迫。

戴瀅純醫師表示,在精神科門診中常遇到的同志議題包括:對自我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的質疑、向家人出櫃後的撕裂、因性別特質遭受排擠霸凌、性別不安與變性需求,及希望藉由醫療改變兒女性傾向或是改變父母想法等。也有許多是帶著情緒困擾求診,卻無法明言困擾背後的性別議題,這樣的抗拒,除了與個案本身情緒狀態有關,也可能是生活經驗、社會氛圍、汙名化、負面的就醫經驗、對醫療不信任等多重因子層層疊疊而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因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特質等問題主動或被動就診的個案,戴瀅純醫師表示,精神醫療通常會進行基本評估,如學業職業功能、情緒狀態、行為表現、同儕與社會關係,並進一步探索性別的認同與角色,處理汙名化烙印和弱勢壓力造成身心的影響,減低個案非理性的恐懼、自責、羞愧,以促進自我意象與復原的能力。同時也會了解家庭成員互動與階級關係,協助向家人開啟溝通對話的管道,減少對於關係的傷害,同時也轉介合適的支持資源。

若個案為兒童青少年族群,更會向家長強調: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長,需要家長鼓勵其自我肯定,尊重其性傾向與認同的發展,協助其免除恐懼、暴力與歧視的侵害;尤其要注意因性傾向與性別特質而遭受霸凌的經驗,對於成年期的精神健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包括憂鬱、焦慮、自殺風險、人格障礙等,更需要家長與學校、師長的合作,及社會與政策的共同介入。

戴瀅純醫師強調,同志族群的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本身並非精神健康問題,研究也指出,若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族群的相關政策權益受到保障,其精神疾病罹患率會下降。戴瀅純醫師建議指出,若同志族群面對情緒、疾病、家庭、出櫃、認同等議題有所困擾,不確定是否求醫時,可考慮先尋求社會團體的資源,如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若需要精神醫療時,再根據本身議題、願意揭露程度、需要保密的內容與對象,就醫便利性等,找尋適合自己的醫師,建立足夠信任,才能接受切合需求的醫療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