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台灣大腸激躁症盛行率約22%,患者會有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醫師指出,腸躁症和壓力、情緒問題、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等有關,除了用藥物緩解症狀之外,日常飲食也要配合做到「低腹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腸激躁症(腸躁症)診斷標準包括「腹痛、脹氣和排便有關(排便後會暫時紓解)」、「排便次數改變(便秘、腹瀉)」和「大便型態改變(如硬塊、稀軟、水便)」3個主要症狀,發生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只要最近3個月每週至少超過1天有2個症狀就可確診。其他如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帶有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糞便也算是診斷症狀。
但臨床上並無確切根治大腸激躁症的治療方式。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專任主治醫師曾屏輝坦言,目前僅能透過藥物舒緩、紓解壓力和「低腹敏三階段飲食」改善,而根據澳洲蒙納許大學發表最新低腹敏飲食的研究,證實相較於標準飲食,86%腸躁症患者採行低腹敏飲食後整體症狀獲得改善。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是指存在於食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FODMAP攝取過多時就可能誘發腸躁症,但並非所有FODMAP都是腸躁症誘發因子,取決於個體對該食物的腸道敏感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腸躁症患者攝取過多FODMAP時,易發生無法在小腸被完全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後產生氣體,進而引起腹脹、腹痛,FODMAP也經研究證實,可能是造成腸胃道敏感的關鍵,因此取諧音「腹敏」。
許惠玉說,「低腹敏飲食」並非只是避免攝取特定食物,而是必須在醫師、營養師建議下分三階段進行,找出患者對個別食物腹敏狀況,提出相應飲食建議,而目前常見的低腹敏全穀蔬果有白米、糙米及其製品,火龍果、百香果、奇異果、草莓,紅蘿蔔、菠菜、茄子等。
但低腹敏飲食會減少蔬果雜糧類的攝取,有營養失衡風險。許惠玉提醒,一般健康人在無腸道症狀時,不建議採取低腹敏飲食,特殊對象如幼兒、老人、飲食不正常者也不適用,實施低腹敏飲食需經過專業醫師和營養師嚴謹控管,也不適合長期進行,以免造成營養失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