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家榮/綜合報導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出於經濟上的需要,或確保生存所需資源、社會地位,乃至捕殺入侵者,而有射獵、獵首(出草)的習俗,隨著現在國家體制建立、漢族文化的引入與改變,這些被認為「野蠻」的行動逐漸消失。然而歷史上曾記載,清領時期到日治時期來臺灣開墾的漢人,也有將原住民族的人肉、臟器或人骨熬製成「番膏」來販賣甚至食用的現象,卻鮮少人提及,教科書上也只敘述原住民「出草」,從未將這段「黑歷史」編入課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胡適的父親胡傳於1892年清領時期擔任台東直隸州知州(現花東地區,清領區域的最高官員),曾發現在埔里地方竟有人賣人肉,還將內臟、人骨熬製成藥膏(番膏),並記載於《臺灣日記與稟啟》,「民殺番,即屠而賣其肉;每肉一兩值錢二十文,買者爭先恐後,頃刻而盡;煎熬其骨為膏,謂之『番膏』,價極貴。官示禁,而民亦不從也。」
日治時期大正十年(1921年)任職台南地方法院通譯官的片岡巖所著的《台灣風俗誌》(陳金田譯;第632頁),也曾記載,「南投廳埔裏社以北鄰接番地,住民若殺一個番人時,舉庄都來慶祝,將番人首級插上槍尖…打鑼鼓歡呼遊行各莊…有人將番人屍體寸斷煮熟,然後切片分給每一個人吃」,顯示一直到日治時期,當時在台灣的漢人仍有吃原住民肉的習俗,甚至發明許多「料理方法」和「療效」。
近年來,轉型正義的議題在台灣廣泛被討論,行政院也成立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負責統籌規劃「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及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處理不當黨產」等事項,而其中「去蔣化」的議題也屢屢引起社會上對歷史與威權的爭辯。
原住民導演馬躍‧比吼(Mayaw Biho)曾撰文說明轉型正義與原住民的關係,他表示「轉型正義狹義的定義是,一個國家轉型到民主體制時,如何面對過去威權體制對人權的迫害」,而「廣義的定義是,一個國家轉型到民主體制時,如何面對過去政權留下來各種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不公不義」,因此轉型正義也適用於原住民,包括加拿大、紐西蘭、智利、阿根廷、秘魯等國家都曾以不同形式進行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台灣舉行的重要活動如世大運開幕式,或是在國際外交場合,原住民族的音樂、舞蹈等文化常常是演出的橋段,政府也表揚原住民族在運動、音樂領域「為國爭光」,然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議題有待討論與解決。馬躍‧比吼和數個原住民團體自2017年2月在凱達格蘭大道紮營抗議,吶喊「沒有人是局外人」,訴求「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應納入私有土地,最後在2018年3月31日遭台北市政府「依法」拆除帳棚。
儘管行政院已提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權利回復條例》草案,至今在立法院卡關未通過,民眾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跨文化溝通障礙的問題仍時常發生。有學者認為,許多人因為對原住民族一知半解,卻常常消費原住民文化,很難產生真正的認同,而實質執行「番膏入課綱」,了解族群多元文化和台灣的獨特史觀,不僅明白原住民「出草」的傳統習俗,漢人也曾有「人吃人」的驚駭過往,從普羅大眾的教育開始,誠實面對過去歷史、反省與挑戰現有的認知,藉此促進社會對族群關係與溝通方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