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們老的時候,海中的塑膠將會比魚多

 文/約翰男農 

還記得檸檬嫩妹深海大花枝寫過一篇全自動海中收垃圾機,咻咻吸進去我可以看50次嗎?

介紹了這個「海中垃圾桶計畫」(The Seabin Project),正在募資打造這個聰明的海中垃圾桶。

當時看到這個海中垃圾桶,只覺得是個很省事的發明,可以省去不少投入海洋清潔的人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其實海洋垃圾的問題真的非常嚴重,尤其是不易腐爛分解的塑膠垃圾,現在正在快速的累積、佔據美麗的海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最近公佈的研究報告,全球的塑膠產量正在不斷快速增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年全球的塑膠產量達到3億110萬噸,跟1964年比起來,整整成長了20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不斷攀升的產量,塑膠資源回收的數量卻只有14%。

問題來了,那麼其它塑膠垃圾都去了哪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40%被掩埋進土裡

14%送進焚化爐

32%進入了脆弱的生態系裡面。比如說:海洋。


根據這份報告指出,現在一年大約有高達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中,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輛垃圾車往海中倒。

雖然數字很龐大,但是很難想像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對吧?

拿來跟海中最多的生物「魚」來相比的話,海中塑膠垃圾與魚的數量比,大約是1:5。

假如我們沒有採取任何措施的話,這個量還會繼續增加。到2050年的時候,等我們都老了,塑膠的生產量會增加到11億240萬噸。

與之同步的,每分鐘倒進海中的垃圾量,也將會增加到四輛垃圾車之多。

猜猜看,到時候塑膠垃圾與魚的比例會是?

塑膠:魚

>1:1

那時海洋中的塑膠垃圾,將會比魚多。


(圖片來源/theguardian

不只如此,隨著人們對塑膠製品的需求愈來愈高,為了供應龐大的需求,石油的消耗也會從現在的6%,攀升到20%。

到時候人類會瘋狂耗費石油來製造塑膠製品,然後再讓這些寶貴又不易腐化的資源,流進大海……

現在的太平洋上面,因為洋流的關係,海上的垃圾已經形成了兩大團垃圾島。這些被稱為「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的垃圾島,根據英國《獨立報》的報導,面積相當於兩個美國本土大、40個台灣大。

而這已經是2008年的數據。


(圖片來源/YouTube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悲觀的預測。悲劇真的可能發生,前提是,假如我們什麼都不願意做的話。

現在已經有不少人投入海洋垃圾的清除問題,其中近年最為知名的貢獻者,就是來自荷蘭的Boyan Slat。

他從17歲的時候遠赴希臘潛水,卻撞見了海洋垃圾肆虐的景象。

  

當時他的下定決心要改善這個現象,於是兩年後,19歲的他選擇休學,投入海洋清潔垃圾機的研發。

而現在,21歲的他,正在與大太平洋垃圾帶這個巨獸奮戰。

光靠Boyan Slat和他的團隊肯定是不夠的,海洋垃圾的問題依舊不容樂觀,研究者只能提供一個預測的數字,我們會迎來一個怎樣的未來?就看身為人類的我們怎麼做了。

[ via BBCtheguardian ]

延伸閱讀:

全自動海中收垃圾機,咻咻吸進去我可以看50次

沉在海底的人臉,窒息表情是海洋的新臉皮

法建築師設計現代方舟!為啥是隻大魟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