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變懶很正常!揭密人體恆溫3步驟
文/假髮子
最近寒流真是一波接一波,假髮子只能不斷地增加身上的衣物來禦寒QQ不過,除了增加衣服的數量,酸酸們知道人體也有一套對抗寒冷的方法嗎?有時候氣溫下降,人體為了維持在一定的溫度,就會啟動一套防寒機制,讓身體的重要部位一直保持在攝氏37度左右,國外科普網站Livescience就整理出人體的3種恆溫法,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吧~
1、身體反應速度變慢
冬天的時候,人總是會變得特別不想動,而且還會很懶散,但是這其實是調節體溫後反應出來的現象。人是恆溫動物,為了保持體溫穩定,身體會自發性調節體內能量的產生和消耗,隨著溫度降低,神經系統和肌肉反應速度都會慢慢下降,同時身體也會消耗更多碳水化合物並生成乳酸,將人體運動速度降低來保持熱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手腳會變得容易冰冷
不少酸酸應該都會覺得在冬天的時候特別容易手腳冰冷吧?撇開中醫理論中所謂的「體虛」、「血液循環不良」,其實這也是人體抗寒的其中一個方法。為了提供身體重要部位(好比說心臟)足夠的溫度,人體會自我調節血流量,這樣就可以避免熱量大量散失到環境中,所以處在外圍的皮膚會最快降溫,比如手指和腳趾。不過血流量減少也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天氣越冷心臟就跳越快。
3、突然打起冷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氣冷的時候常常會突然打個寒顫,這就是身體為了回復體溫,自主顫抖產熱所導致的。當皮膚表面溫度開始下降的時候,身體會刺激神經發出信號,導致肌肉劇烈收縮打起冷顫,是一種低效率的產熱機制。
雖然說人體有恆溫機制,但是在一些比較極端的情況之下,好比身體長時間暴露在低溫之下,人體的自主溫度機制就會失靈,無法保存熱量來維持重要部位的體溫,因此在野外受困時,凍傷和失溫往往會比受到外傷還要更加危險,稍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死亡。而且每個人對寒冷的感應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會冷到突然猝死,但有的人卻一點感覺都沒有。簡而言之,寒流來的時候還是得做好保暖,這樣才不會讓感冒找上門喔(ゝ∀・)b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VIA Livescience 與 Jianda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