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讀書只求拿到文憑?網友:理論不能當飯吃!

不知道從何開始,台灣的大學招生時,會不斷重複「本校學生企業最愛用!」、「銜接職場順利!」等標語,大學校園不是應該讓學生在理論中,加深價值觀、提升思想層次的嗎?但現在卻變成「就業前哨站」似的,只為了增加未來的工作技能和履歷上的文憑而讀書?

PPT上就有網友提出類似想法,「幾百年前的大學是讓人鑽研更深入的理論,在學術界裡嘴砲來、嘴砲去的,但是為什麼大學現在變成就業取向,很多人在說哪間學校出來企業愛用,或是讀哪些科系未來出路很好,甚至連系所校方都打著就業工作等來招生,大學似乎不再鑽研更深的理論,什麼時候讀書變成就業取向了?」

網友們針對這樣的轉變,提出看法
「資本主義盛行之後就開始了~」
「廣設大學、門檻降低的時候!」
「拚命考上台大不就是希望畢業後有個好工作?」
「學一堆理論也不能當飯吃!」
「家裡沒錢、沒時間等你研究那些理論!」
「台灣的產業環境,用不到太高深的理論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網友們的回答,粉粿自己也很有感內!在這個「人人可以上大學」的年代,若要鑽研理論、再考研究所,這是必得花更多金錢、更多時間,少了很多時間打工,多花了更多錢買書、繳學費,就算再砸錢、讀理論、考研究所,就業也不一定用的到呀?那何不趕緊在拿到大學文憑、學到工作所需的技能後,先畢業找工作再說,誰還顧的了有沒有鑽研理論呢?

說穿了,台灣普遍的家庭環境,並沒有那麼多金錢和時間,可以讓孩子持續加深學問,只要拿到文憑、學到工作所需的技能、達到就業標準,就得趕快賺錢養父母、養自己了,那…即便人人知道理論很重要,但現實生活下,也好像沒那麼必要了,不是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VIA PTT]

❤點選→粉粿,吸收更多台灣故事與溫暖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