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擋漁民賺戰爭財,他曾創造北歐海洋歷史傳奇

海洋魚類經營學大師 J・約特
文/張文亮

這個奇怪的人,對魚有夢想,想讓漁夫有魚可捕,又想讓海洋有各種各樣的魚。為此,他開啟了海洋魚類的經營與管理。

鯡魚(Herring)是分布在北大西洋,經常出現在岸海域洄游的魚類。牠們經常幾萬隻聚集游動,很容易被捕捉。成熟鯡魚的長度約十五到十八公分,壽命約八到十年,少數能活到十五年。鯡魚肉質鮮美,體內油脂豐富。蒸、煮、炸都很美味,是北歐上等的魚肉之一。鯡魚一年產卵約三到四次,母鯡魚一年產卵約二萬到四萬顆,是世界上繁殖率最高,數目最多的魚種,同時也是大西洋鯨魚、鯊魚、鱈魚、海獅等大型魚類的主食。

西元前五千年,北歐海邊的挪威人就已獵捕鯡魚,長期以來,北大西洋鯡魚的漁獲量,大多來自挪威,當時漁民以為鯡魚取之不盡;中古世紀,部分北歐的漁民曾追捕鯡魚而南下,造成地中海國家的緊張;到了十八世紀,漁民才發現鯡魚的數目正在減少,使挪威、瑞典、芬蘭、丹麥、荷蘭的漁民為捕魚起糾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年九月,鯡魚游到海深之區避冬;隔年三月冰雪融化,成群的鯡魚才會游回十公尺的淺海。小鯡魚主要攝食浮游性植物(phytoplankton),大鯡魚攝食浮游性動物(zooplankton),魚汛一來,各地的漁民成群出動,搶奪鯡魚。漁船追捕鯡魚,經常越界到他國領海,幾乎引發北歐的戰爭。這時,各國的軍警就要出來維護秩序,北歐的漁民有句俗語:「要知道國家的軍警是否比漁民多?就在鯡魚前來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邁可之星深入調查海洋生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九世紀,鯡魚產量劇減,價格變得昂貴,捕不到鯡魚成為許多漁民的恐慌。問題雖嚴重,卻沒有人知道鯡魚為什麼日漸減少。直到一九○○年,挪威的海岸生物學家約特(Johan Hjort, 18691948年)向挪威政府遊說,建造一艘海洋調查船「邁可之星」(Michael Stars)號,調查鯡魚產量減少之謎,此舉開啟海洋生物經營學,是近代保護海洋生物的一個里程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約特是挪威的奧斯陸(Oslo)人,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取得動物學博士學位,而後回國擔任奧斯陸大學生物學講師。一八九七年,勝任德勒巴克大學(Universityof Drobak)生物實驗站主任。他經常駕船,探勘挪威不同的海岸,逐漸熟悉每個海灣的海岸、水深與海底特性。

他發現有些乏人罕至的海灣,只要海灣底部是軟泥、水深在三十公尺以上,就會有大量的北極蝦前來產卵。他提出保護挪威海灣的北極蝦產卵區,就可以維護北極蝦的產量。這個論點引來許多漁民的批評:「海洋生物不是游到哪裡就產卵嗎?怎麼會有特殊的產卵區?」「教授會比漁夫更懂得捕魚嗎?」

約特是以行動證明事實的人,他的熱情,不因批評就退縮。邁可之星號造得非常堅固,幾乎可面對北大西洋各種危險的海況,同時可以定點,在不同的海深布網捕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九一○年,他受「海洋地理學之父」穆雷(John Murray, 18411914年)的委託,量測蘇格蘭到挪威海域的深度。約特駕著邁可之星號,以四個半月的時間,航行了七一三○公里,量測水深、洋流速度、水流方向,還在一一六個地點調查不同深度的海洋魚類。一九一二年,他與穆雷一起發表《海洋的深層》(The Depths of the Ocean),這是科學史上第一本有系統介紹深海地理與魚類的書。

約特在書裡提到「海水因不同比重有分層現象」、「海水不同透光度的分層」、「魚的顏色與不同深層海水的顏色有關」、「海愈深,魚的眼睛愈小,嘴巴愈大」與「光線無法透入的海水,許多魚類是透明」等。這書出版時,引來很多嘲笑,有人批評他在幻想一些不存在的生物。但在一九二○年,就證實深海魚類造型的確如他所述。

維護繁衍經營長遠漁獲量

一九○一年到一九一○年,約特駕船調查挪威的海域,這是非常艱鉅的工作,成果豐碩。他首先發現,鯡魚的卵只在攝氏四到十九度才會孵化,這是鯡魚只在大西洋低溫海域洄游的原因。

他也注意到,鯡魚在近海的淺水域產卵,魚卵會黏在海草上,而後孵化。海草若被泥沙覆蓋,鯡魚卵就不易孵化。所以,約特提出,近海海域的水必須澄清,海底的水草才能進行足夠的光合作用,大量生長,就可供鯡魚產卵、繁殖,以維護鯡魚數目。

其次,約特發現鯡魚群喜歡選在過去較少人捕魚的海域產卵,因此他提出「在國際公海設立鯡魚安全產卵區」,不要進入這些地區捕魚,才能長期維護鯡魚的漁獲量。他寫道:「如果不保護產卵區,鯡魚的數目一定日漸減少。」他每年航經許多觀測點,捕捉鯡魚,計算捕到不同年齡鯡魚的比例。他擅長統計學,能在一大堆數據裡看出端倪。他算出鯡魚每五年就有一次大繁殖,造成那一年小鯡魚數目大增。只要每隔五年,在鯡魚大繁殖的時期減少捕魚量。往後數十年,將有大型的鯡魚可以捕獲。

前者稱為「魚類族群動態論」,後者是魚類捕多與生態保護的兼具。他認為鯡魚大爆發的原因,可能是前一年海水的溫度較高,水中浮游性生物繁殖增加,隔年鯡魚的食物增加,漁獲量多。

攝影/陳弘岱(青春共和國提供)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德國要向挪威無上限採購魚罐頭,英國訂單也隨即到來。挪威漁民非常高興,認為這是發財的時機。約特代表挪威政府前往會談時卻堅持:「挪威只能提供北大西洋的安全漁獲量給雙方,不是要買多少,就賣多少。」

消息傳回,漁民幾乎起暴動,但他仍堅持限量而售,售價反而倍增,高達兩千萬英鎊,從此,他才受到挪威漁民的愛戴。他寫道:「海洋漁獲的最高原則,就是限量而捕。海中魚類的數目是有自然環境的限制,不是無止盡的去滿足人的需求。」

一九二○年,約特發現挪威小鬚鯨(Minke whales)的捕獲量愈來愈少,他又開船調查小鬚鯨,他寫道:「保護魚類的第一步是了解牠們,我們無法保育不了解的生物。」他畫出小鬚鯨經常生產幼鯨的海域,建議各國的捕鯨船不要進入捕捉牠們;追捕鯨魚時,若鯨魚游到北極冰圈下,捕鯨船也不應該破冰繼續追捕,但是各國不肯簽限制捕鯨協定。

科技失控人類魚類同受害

人類捕魚技術愈來愈好,當漁獲量減少,就提高捕魚科技設備,例如:漁船可利用聲納器,追蹤避冬游到深水區的鯡魚,並且捕捉牠們。約特提出不要用聲納捕魚,但仍是失敗。他又提出北歐諸國與加拿大、美國應該有資源共享的觀念,訂定國際漁獲公約,但各國一直談不攏,使北大西洋的魚類持續減少。

一九七○年代,海上油輪漏油事件,再次對海洋造成魚類嚴重的打擊。一九八○年代,氣候變遷使海水溫度提升,鯡魚每隔五年大繁殖的現象消失。迄今挪威外海鯡魚漁場消失,只剩下加拿大沿海的海灣,美國緬因州的外海,有幾個零星的小漁場。許多鯨魚更變成瀕危物種。

人類若只會捕魚,不會管理捕魚量與限進產卵區,海洋魚類勢必枯竭。約特的一生,培養許多傑出的海洋學家,使挪威在近代海洋學的研究,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約特晚年寫道:「認識海洋吧,你的知識將似海洋深又廣。」

*全文詳見《青春共和國》2016/9 No.11

本文由 青春共和國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河馬教授的智慧〕海洋魚類經營學大師J・約特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