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僅供男性使用?處女膜定義歧視女性 網推正名:陰道前膜

過往年代,因為健康、人體構造知識不足,常常視「處女膜」為女性貞潔的象徵。之所以用「處女」一詞為名,是因為人們認為,體內這層皮膜組織的存在與否,和性行為有絕對相關!

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FB粉專廢心理話就PO文提出,應將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前膜」。以下為該粉專的原文論述,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很多文章在解釋處女膜不是一個膜,邊看邊覺得長知識了,不過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整篇文章處女長處女短的,看得我很不蘇胡,才驚覺…比起膜不膜的,用處女來幫一個人體器官命名才是最奇怪的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查才發現這膜(姑且稱之為膜吧)有個本名叫「陰道前膜」,就是擋在陰道前的一塊薄皮。

「處女膜」這名字帶著「處女專屬」的暗示,但處女並非是由處女膜來定義的!(不是有處女膜的就是處女、沒有就不是處女)而是因為陰道前膜的存在剛好可以證明「陰道沒有被進入過」,而這剛好符合某種處女的定義中必須具備的條件,因而得到了「處女膜」這名字。

於是問題回到「處女的定義是什麼?」「陰道沒有被進入過」就是處女嗎?「陰道被進入過」就一定不是處女嗎?

處女的定義,從網路查到較嚴謹的有:未有過任何「性的行為」(包括如愛撫、口交等)的女性;也有較寬鬆的定義:未與他人有過性交行為的女性。

面對這樣「一個處女,各自表述」的狀況,處女實在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定義,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相對於處女,處男的定義什麼呢?

批踢踢很多男性會發廢文自嘲30歲仍未破處、女友是左右手,可見處男的定義是「未和真正的女性發生過性行為」,不管自慰射精多少次都是處男,如果按照這邏輯以及兩性平等的前提,處男處女的定義,應該是「未接觸過另一個人類的生殖器」,那麼女性在和真正的男性發生性行為之前,都可以稱為處女,不管放什麼東西到陰道裡面,不管透過自慰陰道高潮多少次都不會影響處女的定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我們不太會這樣定義處女,因為「處女膜」這名詞的存在強烈地暗示:「女性若是失去『處女膜』就會有不再是處女的疑慮。」

月亮杯引起對處女膜的討論,源自有人認為「未有性行為的女性不適合使用月亮杯」,甚至連醫師都這樣說,我一開始看到這言論很生氣,但後來我很快就理解這個說法了,姑且不論放月亮杯會不會讓處女膜破裂,如果國中階段、剛有月經的我認識月亮杯這東西,我大概也沒辦法使用,我不可能知道怎麼把它放到對的位置,因為我根本不了解我身體的構造,也不覺得自己應該嘗試了解,彷彿我的身體是設計給一個未知的男性來探索的,在它被探索之前,陰道是一個連我自己都不能碰觸的禁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不只是我,許多女性都在這樣的威脅中長大:「萬一自己亂用把處女膜用破了就不是處女了喔。」處女膜所象徵的是非常非常嚴謹的處女,是女性對自己身體探索的禁制。持續使用這個詞所代表的意義是,我們同意處男與處女定義標準如此不同、我們仍認為女性探索自己的身體就會失去些什麼,以及女性的陰道應該保留給男性。

這樣的名詞是非常歧視而不合時宜的,應該非常慎重地將其正名為「陰道前膜」。



陰道前膜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女性在青春期前陰道粘膜薄、皺壁少、酸度低、抵抗力弱,陰道前膜可以阻攔細菌入侵陰道。也就是說,當女性有月經以後,陰道前膜就只是一塊不合時宜的廢皮而已,因為這時的陰道已經有能力保護自己,而且是準備好被身體的主人探索的。

如果我們同意女性有權力了解、決定怎麼使用自己的身體,那麼陰道前膜應該是可以由我們自主破壞的東西,它的存在與否,跟是不是處女一點關係也沒有!即使沒有陰道前膜,即使享受自慰陰道高潮,我們仍可以定義自己是處女,期待在未來認識另一個美好的身體,而不需要小心地保存一個證據來向任何人證明這件事。

聽完他的說法,支持的網友表示,
「就跟嫁娶實際上字義不對等一樣,應該改的就要改!」
「真正要改的是社會上普遍的歧視。」
「幫推,正名的確有其意義存在,就像狂犬病希望正名為拉皮斯病一樣;相對於這樣僅為音譯的正名方向,陰道前膜則更偏向意譯。」

也有反對的網友表示,
「只要心中不這麼認為就好啦~何必改?」
「又不是髒話,實在不需要這樣改的。」
「如果一個人說:『我笑她陰道前膜沒了啦!』妳覺得這樣就沒有歧視了嗎?醫生說:『妳處女膜附近有腫瘤。』這樣醫生歧視這個女生?」

看來,對於處女膜是否應正名為「陰道前膜」,持正反意見的網友都有內~酸酸們怎麼看呢?

VIA FB粉專廢心理話

❤歡迎來找粉粿玩~更多小秘密藏在這唷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