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出來只能碎顱,產鉗發明前的時代,難產等於死胎

文/譚健鍬(澳門鏡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澳門作家協會會員)

人類早就想過使用器械幫助產婦度過難關。限於科技的發展水準,一開始的工具往往只能用血腥和恐怖來形容。難產和阻產都令醫師和助產士傷透腦筋,母嬰雙亡則是最失敗的結局。

死胎是由於胎兒頭部過大或腦積水,使得胎頭無法通過骨盆,造成胎兒滯留骨盆,最終因為產程太長和缺氧而導致胎兒死亡。

十七世紀前,產鉗和剖腹產手術還未正式出現,當時的人只能採取碎頭的方式結束分娩,盡量保住母親的生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獻記載,法國著名產科醫師莫里素(Francois Mauriceau)最早描述使用儀器刺穿死去胎兒的頭顱,然後拉出死胎。他發明了一把可以刺穿胎兒顱頂的利剪,使腦漿流出後顱骨塌陷,然後用另一個器械拉出死胎。這可能是最早的碎顱鉗剪。

十九世紀後期,此器械基本定型:一把寒光閃閃的大鉗子,兩個可以張開固定的側葉中間,赫然是一把鋒利的鑽子─ 必要時可穿入死嬰的腦袋,把腦漿攪爛,然後鉗子收縮,將頭部壓扁,繼而拖出整個胎兒遺體!一切只是為了挽救母親。

進入二十世紀,隨著產鉗和真空抽吸技術的推廣,還有後來剖腹產技術的成熟,這些碎頭工具慢慢成為醫學博物館的古董,碎頭術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這種方式不僅殘忍,對產婦的產道也會造成重大傷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我們應該對前人寄予同情,難產時如不及時積極干預,很可能換來一屍兩命的災難性後果!

從發明到現在,產鉗的基本形制和設計理念大體一致:主體結構分為兩個扁平稍稍彎曲的葉,兩葉之間可形成與胎兒頭大小類似的空間。將胎兒頭環抱保護在其中,以免胎兒頭部受擠壓。

當產鉗的葉片被鎖住後,將輕柔且牢固地套住胎兒頭部。助產者隨即手扶鉗柄,輕輕向外牽拉,幫助產婦將胎兒頭分娩出來。一旦直徑最大的胎兒頭部產出,身體其他部分娩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早期的產鉗技術不太成熟,使用的風險依然不少,醫師們很多時候還是仰仗天命。就拿十八世紀使用產鉗聞名的威廉.吉法德醫師來說,在他最後十二個月的行醫紀錄裡,二十一名嬰兒出生後就夭折,三十七名存活的嬰兒中,他本人承認有五名受到產鉗造成的各種外傷。

▼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的顏面神經麻痹,便是產鉗所造成(圖/達志影像)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產鉗助產適用於以下情況:胎兒子宮內缺氧、產程停滯、母體出現併發症(如心臟病、高血壓病等)、巨大兒、瘢痕子宮、臍帶脫垂、真空吸引術失敗等需要盡快結束分娩的時刻。產鉗助產術對避免胎頭在盆底過度擠壓造成缺氧、顱內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等嚴重併發症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在積極縮短產程方面,低位產鉗有剖腹產及胎頭吸引術無法比擬的優勢,主要是因為準備時間較短,對新生兒窒息的盡早復甦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因如此,真空吸引和剖腹產沒有辦法在手術能力不足的小醫院完全取代產鉗來助產。

當然,產道撕裂傷和胎兒頭面部的損傷,也是產鉗術無法徹底避免的。放置產鉗前,將產鉗的凸凹面均勻塗上潤滑油,置鉗動作輕柔,順應骨盆壁的形態及胎頭輕輕滑入,置鉗及卸鉗時盡量把作用力貼向母體骨盆側,將能減少部分併發症的發生。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從總體趨勢來看,產鉗的使用的確愈來愈少,甚至有些歐美國家已禁止使用,但由於其特殊優勢,仍是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產科必備工具之一。

*本文摘錄自《世界史聞不出的藥水味:那些外國名人的生老病死》

作者:譚健鍬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