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皇智力考驗!磨蹭機關逃出籠 半世紀後才知:只是對人「塞乃」
文/法蘭斯.德瓦爾 Frans de Waal
譯/楊仕音、林雅玲、顧曉哲
▲圖/PAKUTASO,下同
科學家發現,當貓愈願意嘗試錯誤,就能愈快從籠子逃離。研究人員還發現,所有受測試的貓似乎都有同樣的磨蹭行為,因此判定原因出自於「食物獎勵」。這項實驗最早在一八九八年由愛德華.桑戴克(Edward Thorndike)開始進行,他認為實驗結果能用「試誤學習」充分解釋,並且證實了家貓從籠子逃脫的行為是智力表現。
由於當時效果律(law of effect)盛行,因此科學家普遍認定若某一行為導致了正向的結果,便會促使動物在往後重複這個行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十年後,美國心理學家布魯斯.摩爾(Bruce Moore)和蘇珊.斯圖德(Susan Stuttard)重新檢驗這項實驗,他們發現從籠子裡逃脫對貓科動物來說不具特殊意義,因為「磨蹭」(Köpfchengeben,專指貓的這種行為的德文用詞)僅是向其他個體問候的表現,用來打招呼或示好—從家貓到老虎皆然。
貓科動物對有好感的對象會以頭部或側身磨蹭,當無法直接接觸到對象本身時,會轉而磨蹭無生命的物體,比如餐桌的桌腳。新的研究顯示,食物獎勵存在與否不影響實驗結果,關鍵因素反而是貓的身邊是否有「態度友善的人」。
換句話說,在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情況下,只要看到友善的研究人員,關在籠子裡的貓都有機會離開籠子,因為牠們會用頭部、側身或尾巴磨蹭門栓。反之,孤伶伶關在籠子的貓就不會表現磨蹭行為,而無法脫離籠子了。這個經典的測試其實並非「學習」實驗,反而是一場「問候」實驗!這篇研究成果隨後以「被貓絆了一腳」為題發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教訓提醒我們,在測試任何動物之前,須先了解牠們的行為特性。條件反應的力量是無須存疑的,但這項實驗的早期研究者完全忽略了最關鍵的訊息,那正是勞倫茲的提醒:必須展開全面性思考。
動物行為包含許多非條件反應,或是同一物種裡每一個個體自然發展出的行為特性。研究者給予「獎勵」和「懲罰」可能會影響這類自然行為,但並非是「製造」出這類行為的原因。當每一隻家貓都會表現出和野生貓科動物同樣的溝通模式時,這項行為就不屬於條件操作的結果。
>>延伸閱讀:神馬會算平方根!「心算9級」遭戳破 飼主惱羞罰牠餘生拉靈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錄自《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
作者: 法蘭斯.德瓦爾 Frans de Waal
譯者: 楊仕音、林雅玲、顧曉哲
本文由 馬可孛羅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