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魯靠這天!古代元宵節才是正港情人節:放連假還能約妹看燈

檸檬小編這麼說:平常都說七夕是傳統情人節,但你知道在古代,元宵節才是能光明正大約會撩妹的「情人節」嗎?

文/陳華勝

上元節也就是今天的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可以說是宋朝人民最大的法定節日。上元賞燈儘管在唐朝就已成為習俗,但唐朝時並沒有將上元節定為法定節日,這個法定節日的誕生還是在北宋的初年。

建隆元年(西元九六○年)的元夜,剛當了皇帝不久的趙匡胤登上了宣德門城樓,只見萬家燈火、簫鼓間作、士女歡會、車水馬龍,好一派繁榮盛世!宋太祖心情很好,特意問身旁的大臣李昉:人物比五代如何?李昉當然機靈,正是溜鬚拍馬的好機會,立即回答說:民物繁盛,比之五代數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元宵燈會可以追溯自宋朝/Wikipedia,下同

趙匡胤聽了很高興,想想新成立的大宋朝剛剛平定了南唐、討定荊湘、四川,趙氏大旗迎風飄揚,也該好好慶祝慶祝了。那個時候國際上還不流行搞閱兵典禮,於是趙匡胤下令,以「年豐米賤無邊事」(收成好、物價低、西線無戰事)為由,特詔開封府在上元節時更放十八、十九兩夜,縱士民行樂。從此,上元節這個法定節日就在兩宋成為慣例。

如果說冬至、立春、除夕、元日,大家還都忙著各自過年,那麼到了上元節這一天,則是集體慶祝春節的一個高潮了。由於有了三天假期,遊樂的時間更充裕了,東京市民便將上元觀燈的習俗發揮到了極致,將東京汴梁佈置成一片燈海。

你看,大內宣德樓前搭起了山棚彩燈,各家各戶也都掛起了燈籠,有錢人家更是會用五色琉璃,甚至白玉製成各式各樣的燈籠,燈上繪製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圖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州製作的羅帛燈在宋代很走俏,其中有一款叫「萬眼羅」的燈籠,羅帛上剪出鏤空的百花等極其細巧的圖案,裡面放上一根蠟燭,燭火明滅,透出萬眼燈光。安徽新安製作的玻璃燈也很巧妙,燈籠的骨架用玻璃製成,點燃後明亮無骨,所以又叫「無骨燈」。

御街上有鰲山燈會,這是由宮裡出資搭建的,也算是整個燈會的中心吧。兩條草結紮成的龍盤旋在彩門上,中央是彩色絲綢搭起一座山形狀的鰲山,上面的燈籠都畫著神仙的故事,左右兩邊用彩絹結成文殊、普賢兩尊菩薩,鼇山的頂端還有流水潺潺而下。

這許多燈中,值得一說的是走馬燈。從科學技術發展史來看,它是現代燃氣渦輪機的萌芽,可是宋朝人民卻利用空氣受熱後上升、冷空氣下沉的原理,製作了走馬燈,不可不謂挖空了心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一天的夜裡,連皇帝都不寂寞了,帶著後宮的嬪妃來到宣德樓上欣賞燈會、觀看民間藝人的各色表演。百戲藝人受了鼓舞,口裡高呼萬歲,表演得更加賣力,宣德樓上皇帝一聲「賞」,金錢如雨點般撒下……

我們今天的猜燈謎也是從宋朝開始的,估計是嫌光賞燈太單調了,要找一些助興的消遣。當然了,猜著了燈謎,你也是可以去領賞的,小到一隻燈籠,大到一貫銅錢,反正有你樂的!

由於有太祖皇帝「縱士民行樂」的最高指示,官府也就破例開放各項禁令,就連廣大婦女同胞也得到了解放。平時,她們三步不出閨門,談不上有什麼社會活動。到了上元燈節這一天,她們也可以隨同家人出外觀燈。於是懷春少女與王孫公子就在這一天上演了不少愛情故事。

東京有個姓張的書生,元宵夜到乾明寺看燈,在殿首上拾到一塊紅綃手帕,手帕上有一首詩,還附有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請待明年正月十五夜在相國寺後門一會,車前有鴛鴦燈的就是。」

老套歸老套,但就是這樣老套路,在那個時代就足以叫人心驚肉跳了。我就納悶,那個掉手絹、扔手帕的少女也忒膽大,她怎麼知道撿到手帕的一定是個英俊郎君?而且還忒有耐心,約在一年後。好在才子佳人的佳話總是往好裡編的,張生果然耐心地等了一年,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晚,有情人終於有了機會相見,於是他倆經過一番曲折,相約隱姓埋名,逃到蘇州白頭偕老。

*延伸閱讀:人類也有發情期!研究:女性開始排卵 男性「聞得到」

*更多大檸檬精選深度好文

*本文摘錄自《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作者:陳華勝

本文由 商周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